專欄

【瘋專欄】奇美博物館展示規劃設計│《台灣室內設計》雜誌

大廳4s

由內而外,以博物館的藏品內涵,擴散到展場間,並延伸至建築物及景觀,如此建築物的「內」與「外」不斷對話,淬鍊出奇美博物館從景觀、建築、室內空間到展品整體一貫的主軸。

以入口「光明之神阿波羅」為起點,經「奧林匹斯山十二神祇」至博物館建築形成的基地軸線。進入大廳的「藝術殿堂」,室外神祇陳列的概念延伸至內部雕塑大道,並串聯各展廳,成為內外呼應的整體概念。

奇美博物館

透過西洋古典藝術與西洋古典建築的融合打造古典藝術風格的室內氛圍。

室內風格

KS4A7905

西洋古典藝術展品與相同的建築元素融合。

西洋古典藝術展品與西洋古典建築元素的融合,將室內朝「古典藝術風格」的方向定調。設計團隊過去從未執行過西洋古典風格的設計,戒慎恐懼。設計的首要工作是著手藝術史、西洋建築史、室內裝修史之彼此間關聯的研究,並專程至法國、英國實地考察十五到十九世紀室內裝修藝術的組成元素,嚴謹地從空間量體控制及各時期藝術內涵出發設計,避免落為過度裝飾或拼湊的豪宅風味。

設計團隊認為透過奇美博物館,參觀民眾將認識館藏藝術品與藝術史發展。館藏與當時社會環境背景結合,讓社會大眾接觸及瞭解世界藝術發展,培養民眾對藝術的鑑賞力,為台灣建立一個國際博物館的藝術基地,開啟一道欣賞西洋藝術的大門。

雕塑大道:打開藝術之門

雕塑大道是連接各展廳的重要軸線,意念上呼應園區入口的奧林帕斯神像群,以壁龕的形式表達內外呼應外,並由進入各個展廳的入口門組成藝術之門;因此,在初始設計是隨著年代設計該年代不同的形式,包含入口地板鋪面均有不同的表現,由於各廳的展品並非完全吻合該時期門的風格,乃轉變為單一形式,讓裝飾的形式弱化,藉以突顯壁龕內的雕刻展品。

雕刻大道4

雕塑大道意念上呼應園區入口的奧林帕斯神像群。

大廳:藝術的殿堂

拱形樑、曲面天花板、穹頂等古典元素,是初始建築大廳的意象,由於近代建築的施工技術已無ARCH拱形樑之必要,乃轉變為平行直樑與天花板的形式。

穹頂的尺度配合建築略為縮減,出國考察帶回來很多參考案例,最後仍採用自行設計的螺旋形式,經法國顧問的協助創作,提出新的裝飾圖案,是結合數學與藝術的最終成果。

羅丹廳:群聚一堂

大家都知道羅丹,但可能不知道羅丹的老師、同儕、學生在同一個時間,努力的與雕塑共舞,在歐洲街坊的小小工作室,群聚這一群師生、同儕相互競爭,相互砥礪的創作。

因此,原來初始構想是華麗、尊貴的階台殿堂,反向思考就成了平民化無台階的街坊工作室,反映著那個時代、那個環境,群聚情感的氛圍。

羅丹廳4

透過平民化無台階的工作室呈現,更能反映出過去時代群眾情感的氛圍。

藝術廳:與創作者無限的對話

不同年代的室內風格,反映出該時期的文化及審美觀點。早期的設計,以不同裝飾風格襯托繪畫與展品,例如巴洛克風格襯托當時的創作,但這樣的風格,天花及線條的裝飾強烈,且展品未來有可能更動的考量下,為符合未來換展容易,且應以突顯展品為主,室內風格為輔,乃以新古典形式與展品構成沉穩古典的藝術表現與詮釋。

裝飾藝術4

藝術廳的風格已展品為主,空間則是展品的輔助。

動物廳:生命的舞台

生命在地球演化了數十億年,人類也正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演化邁向未來;人類是地球生命的一份子,我們與動物之間也應該沒有距離,人即動物,動物與人都能相互珍惜共處,基於這樣的理念,展示的目標是要讓人與生命共同站在這塊舞台,我們很少能如此近距離,或是無距離的觀賞它們,在驚奇歡愉的同時,期望給台灣民眾體認生命意義而帶有些許省思。

生命廳3

動物廳的展示宗旨是希望動物與人類能珍惜共處。


更多內容敬請參考《台灣室內設計雜誌》第 21 期!

圖片、資料提供◎ 御匠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文◎《台灣室內設計雜誌》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