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

41 所校園美感改造成果集合!以設計共創多元學習場景,《OPEN SCHOOL走進・學美》展限時登場

open-school-news_-3

自 4 月 18 日至 6 月 18 日,於台灣設計館(位於松山文創園區內)推出「OPEN SCHOOL 走進.學美」展覽,展出 110 至 111 年共 41 所學校、28 組設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改造成果,期待全台灣各校持續接力,以設計思考導入校園,共同創造學習環境更大的可能性。

隨著時代與教育思潮的改變,學習的樣貌愈趨豐富多元,教育不再僅止於課堂發生;校園中各處的空間環境,同樣也是學習及核心素養養成的重要一環。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是設計與教育體系的首度大規模合作,協助全國公私立高中職、國中、國小等,公開徵選專業設計團隊,透過設計思考的導入,共同完成校園美學改造,並開創新的教育思維與解決方法。自 108 年啟動迄今,已在全國各地共樹立 75 所校園美感改造示範學校。

111 年「學美.美學 4.0」在公開徵選期間共有 190 所學校提出申請,經過專業評審團三階段的評選及實地考察後,選出 20 所合作學校、18 組設計團隊共同完成學習環境的美感變身。除了持續優化改造如理化、韻律、天文、家政、音樂等各類主題教室之外,也改造包含校犬校貓生命教育園地,以及桃花心木生態場域等「無牆教室」,延續 108 課綱核心素養精神,鼓勵孩子實際走進學習現場進行探索。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更多全校共用、各校共通的公共機能場域首度參與改造,如資源及垃圾集中場、體育器材室、戶外遊具等。其中「技術型高中」更是第一次入選,包括宜蘭高商、新北高工及員林農工等 3 所學校,分別改造國樂教室、模具科大樓川堂與指標系統。

為遺忘的校園機能角落注入設計活水,打開生活教育現場的風景

校園裡的資源及垃圾集中場、體育器材室、健康中心、圖書室等,這些僅具備單一用途、卻肩負著全校性集散服務功能的機能空間,是平日每位師生都會使用、出入頻繁的場所,然而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角落。

高雄市光武國小:以輕巧、通透的波浪牆序列,延續地景緩坡,局部融入多樣化植栽,創造出明亮乾淨的資源回收場域。

高雄市光武國小的資源及垃圾集中場為舊式磚造鐵皮臨時建物,內部環境昏暗老舊,缺乏通風與收納,且為了方便垃圾車進出清運而設置於校門口,造成學校門面觀感不佳。

改造團隊「暁房子創意設計」大膽打破傳統制式的封閉隔間,改用霧面小圓浪板及金屬圍籬網等構成輕巧、通透的波浪牆序列,林立在多樣化植栽點綴的地景緩坡上,透過地面及牆面的變化,同時編排出完善、清楚的機能分區及使用動線。

不僅將垃圾場刻板的陰暗與囤積印象,轉化成明亮、清新的軟性質地,更重新定義內外邊界的對話關係,開放垃圾處理流程的觀摩路徑,為生活教育現場增添展示互動的全新層次。

高雄市文府國小:針對大型球類特別設計移動式矮櫃,讓各年級學童都能輕鬆取放。

同樣位於高雄港都的文府國小,校內唯一的體育器材室每周供全校 120 節體育課使用,平均每天有高達 24 班次的借用頻率。然其空間卻缺乏整體規劃,造成器材借還、取用的不便。

改造團隊「有禮設計」在牆面的收納上,運用沖孔板的通透特性,方便快速識別已被分門別類的各種球類;預留未來空間配置的彈性也是校園改造的一大重點,因此針對大型球類的收納特別設計了移動式矮櫃,讓各年級學童都能輕鬆取放,櫃體也可依照室內課程需求機動調整位置。在解決機能性問題之外,設計團隊也賦予器材室新的氛圍定位,透過高明度的色彩線條與大量自然光的流動,創造出如運動賽道的視覺意象,打造一個實用與美感兼具的「體育實驗場」。

澎湖縣中正國小:嶄新風貌的微笑廣場,再度迴盪出孩子們快樂的笑聲與活力。

近年來,許多學校的早期遊具面臨未能符合現行法規、卻又受限於經費或腹地環境不足等條件限制而無法進行改善,只能選擇拉起警示線,成為校園裡禁止進入的角落。

澎湖縣的中正國小在 22 年前二期校舍工程落成時,在微笑廣場上建造了 4 座長長的水泥溜滑梯,曾是下課時全校最熱鬧、笑聲最歡快的所在。4 年前因部分檢驗未合格而被迫封鎖,校方不想拆除這個充滿記憶與歡笑的地方,卻又苦無對策。

改造團隊「多龍工務設計所」進場後,利用原本滑梯結構改造成兩道攀爬坡,更活用滑梯間的階梯地形,重新創造出一座既符合各項安全標準且更大面積的溜滑梯。讓承載情感與回憶的微笑廣場重生,也延續全校師生及校友的笑聲與記憶。

澎湖縣中正國小「微笑廣場」創造更大範圍的遊憩面積,讓孩子們未來持續在此留下美好的回憶。(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學習無疆界,改造生命與生態教育的無牆教室

延續 108 課綱列入生命教育為校定必修課程的宗旨精神,「學美.美學 4.0」繼去年完成雞舍園地的改造後,今年再次嘗試生命教育新型態現場的改造挑戰,不僅著眼於動植物的生活與觀察場域改造,更著重在創造人與生命互動、對話的關係。

台北市復興高中在改造團隊「日衍規劃設計」的進場下,活用 2 棟建築物間的半戶外下凹閒置空間與向外擴延的扇形平台,為學校領養收容的校犬校貓打造出適合生活、互動與教學的宜居環境。透過觀察動物行為與習慣,營造出既滿足其本能需求,亦可遮風蔽雨的安全居所,並新設入口教學區,提供校內動物保護社團推廣生命教育的基地;大樹林立的扇形平台則做為水電整合的洗澡空間,同時也是課餘師生與動物親近、建立關係的開放式天地。從鼓勵全校師生與動物們共生、共好的概念出發,期待打造一個尊重生命、關懷陪伴、相互學習的生命教學園地。

台北市復興高中:利用大樹林立的扇形平台打造互動區,是師生為動物洗澡、建立關係的開放式天地。

挺過 921 震災、陪伴南投縣中峰國小重建的桃花心木老樹們,是全校的精神代表,而環繞其中三棵桃花心木構築而成的戶外平台,在攀藤植物與各類昆蟲的共生下,充滿了豐富多様性的生態景觀紋理,是四季依時進行校本課程教學的無牆教室。

然而長年的風吹日曬雨淋,木作平台的損壞情況愈來愈嚴重。改造團隊「參木辛所」與工藝師合作,採用有機形式形塑鋼構錯層平台,以編織攀網取代傳統樓梯,透過高低層次錯落的地景通道與樹屋,讓生態的觀察與體驗不再僅限於水平範圍,創造出讓學童親近大樹的不同角度,以及饒富驚喜的自然多元探索途徑。

為有著特殊翅膀的孩子,設計出能安置身心、自在展能的共融學習天地

高雄市四維國小:移動式家具除了讓使用更有彈性外,也能營造輕鬆、穩定情緒的氛圍。

每間學校都設有的特殊教育資源班,是全台校園推行融合教育的重要課題,但每個孩子在身心或學習上的特殊需求卻求都不同,各校自辦資源班的軟硬體環境也須相應調整。

高雄市四維國小有 3 間不分類資源班教室,但每間教室必須容納兩位老師共用,加以教具類別與尺寸繁瑣,因此不僅影響到以小組對話為主的教學品質,空間裡也塞滿各式各樣的物件。

改造團隊「氛圍設計」將 3 間教室重新規劃定義,分為教師與公共空間、彈性空間、開放空間,老師可依課程內容、人數等不同條件從中選擇合適的教學地點。同時規劃系統性收納櫃、教學推車及打造專屬移動式家具,增加教學收納與彈性,試圖為支持性環境的建構模式開發出新的可能,也重新打造一個以師生需求為本的特教教室。

OPEN SCHOOL走進・學美》

展覽期間|2023.04.18(二)- 2023.06.18(日)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台灣設計館 01 & 02 展間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09:30-17:30(週一休館)

Via|台灣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