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創意發源地 直擊日本建築大師工作場所

tadao-ando-where-they-create-japanese-creative-studios-paul-barbera-photography_dezeen_2364_col_8-min

創意來自生活的所見所聞,好的工作環境更能讓靈感源源不絕。紐約攝影師巴貝拉(Paul Barbera)透過鏡頭,紀錄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伊東豊雄、藤本壯介、隈研吾等人的工作室,一窺他們在什麼樣的空間,創造出令人驚豔的建築物。

安藤忠雄(Tadao Ando)在大阪的工作室是由他親自操刀,牆壁為光滑細膩的混凝土,空間以自然採光為主,給人安靜明亮的氛圍。而巴貝拉捕捉到安藤忠雄正在繪製草圖的畫面,背後則有整面書櫃環繞,這位建築師的身影顯得沉穩有智慧,擁有豐富的創作能量。

日本建築大師

安藤忠雄正在工作室裡繪製草圖,身影顯得沉穩有智慧。

跟安藤忠雄同年出生、並稱「日本建築界雙雄」的伊東豊雄(Toyo Ito),建築線條與輪廓簡潔俐落、有著明暢流動的氛圍,但他的工作室相當雜亂,文件與設計圖稿捲起來就隨興地塞入櫃子,兩者形成強烈對比。

toyo-ito-where-they-create-japan-paul-barbera_dezeen_2364_col_5-min

伊東豊雄工作室雜亂,與他的作品風格截然不同。

被譽為安藤忠雄、伊東豊雄、妹島和世的接班人,關注自然與城市空間的新生代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在工作室裡沒有專屬自己的桌子,因為他喜歡四處走來走去,指導大家。工作室的空桌子常被拿來放置建築模型與花草。

sou-fujimoto-where-they-create-japan-paul-barbera_dezeen_2364_col_3-min

藤本壯介沒有自己的桌子,工作室的空桌常被拿來放置建築模型。

除了建築師外,巴貝拉花費兩個月時間拍攝多位日本設計師與藝術家的工作室,並集結照片,出版攝影集《Where They Create, Japan》。透過走訪工作室,他也了解更多這些創意人才的生活,像他與隈研吾(Kengo Kuma)訪談的過程中,被邀請坐下來喝杯咖啡,彼此聊著有關神道教的議題。

kengo-kuma-where-they-create-japan-paul-barbera_dezeen_2364_col_4-min

隈研吾的工作室,巴貝拉與他暢聊神道教的議題。

而許多日本建築師之間來往密切、會收藏彼此的書,甚至委託對方建造自己的工作室。巴貝拉提到在攝影集《Where They Create, Japan》拍攝的兩個工作室,就是由建築師長坂常(Jo Nagasaka)成立的Schemata建築事務所設計。

wtc_japan-picture-by-josh-dickenson-small_1250-min

巴貝拉集結32位日本創意人才工作室照片的攝影集《Where They Create, Japan》。

「日本的創意人才在國際備受矚目,也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在建築、時裝設計與藝術領域,也因此我就把它作為本書的重點。」巴貝拉表示,在日本旅行,就好像到未來世界或到其他星球般遊覽,這個國家與其它亞洲鄰國如此迥異,卻又給人熟悉感。

巴貝拉繼續說道,每次他走訪日本想尋求答案,離開時卻總是產生更多疑惑,他希望透過攝影集《Where They Create, Japan》的出版,讓更多人一起探索日本文化的神祕感。

延伸閱讀:日本手作‧原創複合設計 讓生活歸於美好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