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獎

全球設計頂尖之選!2025 A'Design Award 精選20件白金獎作品,一次掌握趨勢焦點

欸迪賽封面

來自義大利的設計大獎 A’ Design Award and Competition(A’ Design),競獎涉獵各大創意領域,表彰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設計人才。該獎項不僅是設計師的一大成就,也是各品牌與設計師的靈感源泉。

2024 – 2025 年比賽已經結束,共匯集了來自 115 個國家、 1823 名獲獎者,2025 年來自義大利的 A’Design Award 設計獎延續表彰全球設計師、公司和品牌,表彰所有創意領域的原創想法和傳統。年度獎項平台不僅表彰傑出的項目、服務及其創造者,還激發全球設計和創造力達到新的高度。

獎項共有 185 個主要類別,跨越不同的設計學科,包括建築、平面繪圖、室內、結構、展覽、景觀規劃設計、照明、家具設計、3C 設計和 3D 模型…等等,所有類別皆能在網站上找到及報名。 任何深具創意構思、卓越工程或創新的設計項目均有機會獲得 A’ Design 提名。獎項接受獨立作品以及系列產品的參賽。另外,還有各種特殊的設計獎項類別,用來表揚品牌、設計機構和個人的成就。

本文瘋設計編輯為大家從 185 個類別中精心挑選了 20 件 2025年白金獎獲獎項目,一起來看看各個類別各種別出心裁的優秀作品,如何分別在各類別中脫穎而出:

2025-2026 年競賽現已開放,設計師們可以在此向 A’ 設計獎提交您的作品,加入全球受人尊敬的設計師行列。


Fuma House|松山將勝 (Masakatsu Matsuyama)

由建築師 松山將勝 主導的建築設計事務所,總部位於日本福岡,長年專注於醫療、住宅及商業設施的設計,並屢獲國內外建築獎項。其最新住宅專案〈Fuma〉,座落於一座曾繁榮卻現已略顯蕭條的城鎮。基地東側緊鄰每日逾250班列車通過的鐵路,北面則是公共飲水區,並曾遭洪災侵襲。在諸多不利條件中,設計團隊以堅實的構造與細膩的空間規劃,創造出一處與環境共生、靜謐安然的家屋。

獲得 A’Design 建築與結構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Fuma》,為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生活重心集中於第二層。建築以中庭串連三層劇場空間與起居餐廳,東西軸線貫穿院落至露臺,南北軸線則從露臺延伸至樓梯間,構成如地景般的動態生活導線。多重開放空間交錯融合,無論室內或室外皆擁有流動、豐富的生活場景。居住者每日晨間在露臺展開生活,黃昏時不用拉窗簾,任由光線與自然氣息恣意流動,建築回應了居者對開放與靜謐的嚮往。

結構上,設計巧妙引入多道承重牆與無黏結PC纜索,實現東側5.6公尺、南側3.2公尺的懸臂。立面層次錯落,阻擋噪音與震動之餘,也引光入室,營造安定氛圍。大面積玻璃朝向中庭,室內外景致無縫融合。《Fuma》不僅是對地景與生活的敏銳回應,更是將嚴峻條件轉化為設計契機的優雅實踐。


淮安鍾書閣書店|李想 (Li Xiang)

李想 從建築跨足至室內設計領域,作品橫跨商業地產、文化、零售、住宅與酒店等多元場域,擅長將藝術性與功能性融合,為品牌注入獨特的情感語彙與文化深度,是華人設計力量的代表之一。

獲得 A’Design 室內空間、零售和展覽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淮安鐘書閣》,是一間以「宇宙」為核心意象打造的書店,設計靈感源自天體運行的軌跡與書籍承載的無限知識,試圖營造出一處精神探索與文化沉澱的場域。設計運用行星軌道的流動結構,串聯書店的展示、閱讀與休憩功能,將物理空間轉化為精神旅程,讓人彷彿置身於知識宇宙之中。

為實現這座超現實的文化地標,設計團隊以傳統木材為媒介,構築出貫穿兩層樓的行星裝置。透過3D建模與電腦模擬技術,克服大型結構在有限空間中的挑戰,最終實現了結構穩定與視覺震撼的平衡。淮安鐘書閣不僅是一間書店,更是一座融合詩意、科技與城市記憶的當代文化空間。


No Footprint Wood House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Oliver Schütte

建築師 Oliver Schütte,將視野從建築師圈層延伸至更宏觀的全球永續議題,致力於打破傳統藩籬,透過跨學科、參與式、多元利益關係人的合作模式,探討從社區到全球層面的各類議題,並以創造附加價值與人文意義為其核心目標。

獲得 A’Design 永續產品、專案和綠色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No Footprint Wood House》,坐落於哥斯大黎加南太平洋海岸,靈感來自預製住宅概念,融合當地「碳中和」藍圖願景。模組化設計提供使用者靈活空間配置,透過被動式節能策略與在地再生材料,展現對自然棲地的深度尊重。建築與熱帶環境無縫融合,成為綠建築系列中,最具氣候回應性與設計革新精神的實踐案例之一。

此計畫亦呈現出一種動態共創的實作模式——從建築設計到學術合作,再延伸至社區參與與在地材料研發。無論是實體建築工期,或是與永續農業、能源生產、再造林等相關的長期策略,皆展現出系統性整合的可能性。讓建築不僅是建築,更是一場以再生思維為核心、以建築為語言的實驗行動。


Embrasse Moi 雕塑燈|Giuseppe Tortato

威尼斯建築師 Giuseppe Tortato,融合科學與建築,生物氣候建築計畫,並參與重要城市再生與地產開發,強調多學科整合、永續性與人本感知。其知名作品遍及米蘭與巴黎,包括獲獎無數的 La Forgiatura 酒店,在住宅、商業與設計領域持續創新。

獲得 A’Design 照明產品與燈具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Embrasse Moi》,是一座跨界的雕塑燈,結合參數化設計與傳統工藝,以手工彎折的黃銅形塑出 DNA 螺旋般的流動感。命名帶有「擁抱我」的詩意,也暗喻金屬彎折包覆的姿態。燈體重達 300 公斤,以細緻如紅絲般的結構貫穿米蘭歷史建築的樓層與空間,成為建築與藝術之間的有機連結。

為達到結構與美感的平衡,設計團隊精心分段建造,將螺旋分佈於特定位置,再以隱蔽鋼纜固定於建築關鍵點,兼顧視覺輕盈與安全性。這件燈具不僅點亮空間,更成為垂直向上的視覺詩篇,在現代建築中留下藝術與技術交織的深刻註解。


日月潭.遊獵行腳渡假村|Chi Wei Shih

建築師 Chi Wei Shih,突破傳統設計思維,致力於探索空間、材料與技術的創新潛能。擅長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實體建築,並兼顧環境、文化與社會責任,展現出兼具前瞻性與實用性的建築語言。為建築注入生命力,持續在快速演變的業界中保持競爭優勢。

獲得 A’Design 酒店、休閒、旅遊和旅遊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日月潭.遊獵行腳渡假村》,位於南投,面積達 1720 平方公尺,是一處結合自然、人文與當地語境的創新度假村。設計靈感源自臺灣傳統農舍的內院與聚落文化,融合落葉松林蔭大道與集水設計,營造與自然共生的空間經驗。此項目跳脫傳統旅宿模式,以豪華露營為核心概念,創造可凝聚社群的公共空間與具私密性的庭院,鼓勵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在技術層面,建築以混凝土承重牆、鋼構樹屋與透明隔屏構成,強調開放與穿透感,並將大型落地窗與戶外沐浴空間納入設計,使旅客能在親近自然的同時,獲得獨特的身心療癒體驗。這座度假村不僅是一個建築作品,更是一場野性奢華與在地文化交織的美學實驗。


Mystical Serpent 燈光藝術裝置|PHAIdesign

PHAIdesign 於2025年蛇年之際,以古代傳說中的螭龍與古羅馬家蛇為靈感,創作出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燈光藝術裝置。

獲得 A’Design 美術與藝術裝置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Mystical Serpent》,此裝置位於上海一座百年建築外牆,結合3D充氣結構與偽3D壁畫,蛇身蜿蜒穿梭於建築窗格與地面之間,將建築的水平與垂直空間無縫連接,為古建帶來嶄新視覺體驗。以輕質可回收材料製作,蛇鱗圖案融合中國傳統吉祥符號與古羅馬紋飾,象徵文化交匯與生命的延續。裝置於2024年底完工,2025年初於上海展出,展期中吸引各年齡層群眾駐足觀賞與互動。

其創新挑戰在於空間與平面視覺的整合,裝置設計延伸於建築與地面之間,並透過印花布料與玻璃貼紙創造視覺立體感。蛇形穿越建築、盤踞立面,象徵城市脈動與生命守護。此作不僅活化了公共空間,也賦予社區強烈的文化歸屬感,展現公共藝術於城市更新中的深遠意義。


中海.永定玖里住宅展示區|麥田景觀

中國 麥田景觀,致力於從在地文化出發,延伸至具有國際視野的設計語彙,以東方山水意境為靈魂,轉譯傳統「溪山行旅」的自然詩意,打造一處融合梯田地貌與城市建築的靜謐度假空間。

獲得 A’Design 景觀規劃與庭園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中海.永定玖里》,此設計以「心有山幽谷,處處有林泉」為靈感根源,構築出一條三維遷徙的遊覽動線,串聯飛虹橋、玉硯林泉與飛瀑長城等層次豐富的景觀節點,使賓客在移步之間,彷彿置身於一幅山水長卷之中。整體空間以「畫中畫」、「景中景」的結構鋪陳,展現梯田綠意的層疊韻律,營造宛如走林入畫的東方生活美學。

面對立體遷徙系統與下沉庭院之間的銜接挑戰,設計團隊巧妙融合地勢,讓自然與建築無縫共生。這座都市綠洲不僅為城市居民提供心靈的棲居場域,更藉由山石林泉的東方情懷,書寫現代人對自然棲息地的深層嚮往。


韓國城東區.未來智慧公車候車亭|Miju Kim

Miju Kim,現任 LG 電子的工業設計師,擁有豐富產品策略與概念開發經驗。她以創新的未來主義視角,重新詮釋大眾交通場域的可能性,融合實用功能與城市美學,打造出兼具安全性、舒適性與社會包容性的公共設施,回應現代城市對於智慧與人本設計的期待。

獲得 A’Design 街道家具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城東智慧候車亭》,不只是單一的交通節點,而是一個關懷多元使用者的城市庇護所。以貓鼬警覺地探查環境為靈感,設計採用弧形透明玻璃,提供寬廣視野;空間中整合冷暖空調、空氣淨化、視聽輔助系統與輪椅友善設施,運用物聯網遠端操控,實現使用者與管理端的智慧互動。新冠疫情後,設計更進一步導入熱像儀與節能百葉窗,強化健康與永續性考量。

該專案自 2019 年啟動,陸續佈建於首爾城東區,並在 2022 年擴展更輕巧的版本以因應多樣場域條件。設計過程結合 LG 電子、學術機構、社區居民與市政機關的協作,並透過生活實驗室模型導入真實需求。此項目不僅是公車候車亭的再定義,更是未來智慧城市願景的具體實踐。


○ Genipabu 餐具櫃|Estudio Galho

來自巴西的 Estudio Galho 以設計為語言,將民族文化轉化為當代敘事,將家具與配件塑造成傳統與現代交融的載體。根植於巴西深厚的文化土壤,將設計視為一種文化表達的延伸,使每件作品不僅具備功能性,更能承載地方記憶與情感溫度,喚起人們對日常生活美學的關注。

獲得 A’Design 家具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 《Genipabu 餐具櫃》,靈感取自巴西納塔爾的 Genipabu 沙丘,設計以流動的風為筆、以沙丘地貌為形,捕捉風塑沙痕的柔和曲線與視覺韻律。三角節奏結構的門片設計,亦可做為酒窖使用,呈現功能與造型的雙重巧思,詮釋自然意象的抽象美感。

櫃體以中密度纖維板構築,表面覆以天然木皮,細節如上部酒架以 CNC 精密雕刻,並選用來自巴西棕櫚的天然半光澤蠟處理實木件,展現可持續的製造理念。Genipabu 是對自然雕塑藝術的優雅致敬,也是當代設計對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的深刻回應。


Foodres AI 列印機 Food Waste 3D Printing|Yiqing Wang and Biru Cao

由跨領域建築師 Yiqing Wang 與設計師 Biru Cao 共同研發,是結合永續設計、美學創新與人工智慧的前瞻計畫。此次合作聚焦於日常生活中被忽視的資源——食物垃圾,嘗試透過設計將其重新定義為具有創造力與實用價值的物件。

獲得 A’Design 社會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FoodRes AI 列印機》,是一款專為家庭設計的 AI 輔助 3D 列印設備,能夠將不可食用的食物殘渣轉化為杯墊、擺飾等個性化工藝品。用戶只需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拍攝食材,由系統自動分類與分析可列印性,即可完成創作。機體設計簡潔,半透明外殼讓整個列印過程一目了然,提升參與感。這不僅是一台機器,更是一個激發生活美感與環保意識的介面,讓每個家庭都能成為資源再造的設計者。

這項技術融合電腦視覺、自訓練模型與永續材料研究,針對日益嚴重的食物浪費問題提出解方。研究證實,直覺式的操作介面與即時材料評估系統,不僅提高列印成功率,也促進社區對永續實踐的參與與意識。FoodRes AI 不只是技術創新,更是一種設計驅動的生活哲學,開創資源循環與創意工藝的新篇章。


Datalense 資料視覺化|Yu Guo

Yu Guo 長期引領跨領域團隊推動設計專案的創新與落地,作品屢獲國際殊榮,作為巴黎奧運 AI-Agent 計畫的設計總監,她致力於以設計為橋樑,融合科技與人文視角,擘劃未來互動體驗的藍圖。

獲得 A’Design 介面、互動與使用者體驗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Datalense》,乃是為北京市圖書館打造的數據視覺化專案,以18米寬、3米高的互動式巨幕為舞台,將智慧建築與自然美感巧妙交織。設計靈感源於草地閱讀的記憶與四季山水的意象,透過模組化建構與即時渲染技術,系統可實現多維數據交互,提供展覽、空氣品質、訪客流量等即時資訊。讀者可透過Pad或觸控螢幕參與互動,彷彿置身數據編織的智慧森林。

此系統不僅是資訊導引工具,更是圖書館數位轉型的象徵。設計團隊運用DataV、CityV引擎與AIGC生成技術,融合UI與3D模型語彙,實現晝夜與季節主題的視覺轉換。如同一座智慧山谷,讓科技不再冰冷,而是成為連結人、空間與知識的溫暖介面,引領閱讀重新回歸公共生活的核心。


Hermes Yacht|Paolo Demel

Paolo Demel 懷抱著在設計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夢想,認為設計不僅是美學的實踐,更是對社會的貢獻與回應,也是一門需要終身投入、融合犧牲與熱情的藝術與科學。

獲得 A’Design 遊艇和船舶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Hermes Yacht》,以時尚為靈感,融合流暢無縫的線條與材質,賦予船體前衛又細膩的視覺語言。從玻璃頂篷的極簡線條,到空氣動力學輪廓的未來感,此作品體現了速度與優雅並行的設計哲學。每個細節都在美觀與功能間取得完美平衡,使這艘遊艇成為奢華與創新的象徵。

該項目於 2024 年在威尼斯完成,運用先進的 3D 建模與 CNC 製程技術,結合手工匠藝與永續材料。從結構到操作介面皆以人本設計為核心,不僅優化了航行效率與穩定性,更體現對環保與未來技術的承諾。這不僅是一艘遊艇,更是對現代設計精神的詮釋與獻禮。


Secret Of Eternity 項鍊和胸針|Esra Erciyes

土耳其設計師 Esra Erciyes,設計風格穿梭於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與新藝術之間。她相信一切可以想像的事物皆能被創造,設計應不僅是產品,更是承載情感與故事的載體。

獲得 A’Design 珠寶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Secret Of Eternity》,以燈塔水母的「生物永生」特性為靈感,轉化為流動而優雅的有機形式,其垂直旋轉機構,模仿水母動態,兼具雕塑性與互動性,透過18K金打造,結合輕型馬達與電池運行,並預計未來改以太陽能驅動。

這件作品既是項鍊亦是胸針,曲線流轉如潮汐生命,旋轉構造與 LED 燈光象徵能量與純淨。設計從左頸動脈起始,以半圓姿態圍繞頸部,終止於頸靜脈處,巧妙呼應人體生命源點。具象化時間與情感,實現「生命無限循環」的詩意詮釋。這不僅是一件珠寶,更是一則關於想像力與堅持的宣言。


Black Moon Watch|Jean Marie Schaller

Les Ateliers Louis Moinet 由 Jean-Marie Schaller 於 2004 年創立於瑞士聖布萊茲,旨在致敬18世紀鐘錶大師 Louis Moinet——計時碼錶與高頻擒縱的發明者,他不僅是製錶師,更是藝術家與天文學家,開啟了將宇宙視野融入鐘錶美學的先河。品牌秉持獨立創作精神,將歷史、工藝與創新融為一體。專門生產機械鐘錶,分為兩類:「宇宙藝術」或「機械奇蹟」。每顆 Louis Moinet 手錶都是獨一無二的,或是嚴格限量系列的一部分。Louis Moinet 的作品延續了其創始人富有創造力和古怪傳統的風格,經常使用不尋常且稀有的成分,例如外星隕石或史前材料。

獲得 A’Design 腕表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Black Moon》,為品牌開創性之作,其核心概念是重新詮釋月相顯示。腕錶中央圓頂盤上,嵌有來自不同月球岩石的隕石:深色的 Dhofar 457 代表新月,淺色的 Gadamis 005 象徵滿月。這項天文月相機制由135齒齒輪驅動,確保每122年僅有一天誤差。搭配浮動指針、拱形藍寶石水晶與拋光5級鈦金屬錶殼,呈現出科技與詩意兼具的宇宙意象。

從構想到製成歷時兩年開發,於2024年亮相,僅限量60枚。這款腕錶不僅是一件佩戴的藝術品,更是一場對宇宙奧秘的精緻致敬。每個細節,從隕石蒐藏、雕刻到機芯開發,皆體現出 Louis Moinet 對天文、機械與設計本質的深刻探索。


Fenc Thermobionic 仿生針織布料|遠東新世紀

總部位於臺灣的 遠東新世紀(FENC),是全球聚酯與紡織品領域的領航者,以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優勢貫穿從原料至成衣的每一環節。旗下永續品牌 TOPGREEN® 領先業界,展現對環境友善的堅持。

獲得 A’Design 紡織品、布料、紋理、圖案和布料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Fenc Thermobionic 仿生針織面料》,將自然智慧與科技美學融合,以蜂鳥在空氣中翱翔的靈感為引,開啟面料功能性與美感的嶄新對話。這款面料以升級再生的生物聚酯為核心材質,來自於廢棄木材的轉化,不僅替代了化石燃料來源,也重新定義永續紡織的可能性。仿生結構模仿蜂鳥高速震動翅膀時的熱調節機制,能根據人體活動狀態調節體溫,實現溫暖與透氣的精準平衡。色彩上,利用電腦提花技術創造虹彩光澤,展現蜂鳥羽翼的律動與變幻,兼具功能性與視覺張力。

技術層面整合8通道排濕紗線與微型通風孔結構,快速排汗、促進空氣流通,同時以蓬鬆纖維創造保暖與散熱之間的微妙轉換。從運動服飾到日常穿搭,此面料既實用又時尚,展現 FENC 在仿生設計、環保材質與高機能紡織上的多重突破,亦為時尚產業揭示一條具備溫度與責任感的創新路徑。


Hotaru 唱片機|鐵三角

日本音訊品牌 鐵三角(Audio-Technica)從經典的類比唱頭起步,逐步拓展至耳機、麥克風、轉盤及無線設備,以極致音質回應全球音樂愛好者、專業工程師與藝術家對聲音的追求,持續用創新設計詮釋模擬音訊的獨特魅力。

獲得 A’Design 音頻和音響設備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Hotaru》,靈感來自對沉浸式聆聽體驗的追尋,結合浮動式轉盤與光影設計,模擬螢火蟲的流動之光,營造出超脫現實的聲光盛宴。簡約俐落的結構中,蘊藏著細膩的材料選擇與工程巧思——丙烯酸、鋁與黃銅的完美搭配,使音質純淨無暇,也使裝置本身成為空間中的藝術品。

技術層面上,透過磁力懸浮消除振動,搭載碳纖維唱臂與隱藏式驅動器,實現聲音與視覺的極致統一。旋鈕式介面簡潔直觀,提供照明、速度與音量調節功能,象徵鐵三角將模擬聲音推向全新維度的里程碑。


《醲醴》啤酒包裝|華潤雪花啤酒

總部設於北京的 華潤雪花啤酒 打造結合「中國本土品牌+國際視野」的品牌矩陣,深化品牌文化底蘊,以獨特設計語言詮釋釀酒與傳統禮儀的交融,將飲酒轉化為一場文化體驗。

獲得 A’Design 包裝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醲醴》,包裝靈感源自仰韶文化雙耳泥魚紋陶瓶,瓶身造型優雅,瓶蓋則描繪中國古代飲酒儀式的四個步驟:品嚐、敬酒、回應與回敬,彰顯敬天愛人的儀式感。黑陶質感結合玻璃工藝,不僅提升視覺美感,也有效保護酒液品質。每一個紋理與圖案,皆是對古老文明的致敬,也讓每一口啤酒成為探索歷史的橋樑。

透過深入考察仰韶文化與古代釀酒工藝,最終呈現出融合幾何圖騰、文化符號與當代工藝的作品,將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符碼轉化為符合現代審美的包裝語言,《醲醴》不僅是啤酒,更是一件凝結時間與文化的藝術品,體現了當代設計對歷史美學的再詮釋。


Lena 炊具套組|Korkmaz Mutfak Esyalari

土耳其廚具品牌 Rahmi Korkmaz,致力於打造兼具設計美感與實用功能的烹飪器具,從家用廚房到專業料理空間,其產品涵蓋不鏽鋼鍋、平底鍋、茶壺、咖啡機與氣炸鍋等多元品項。秉持永續製造與人本設計的理念,提供使用者友善、經久耐用的日常系列廚具。

獲得 A’Design 烘焙用具、餐具、飲具和炊具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Lena 炊具套組》,採用天然環保材料打造,融合高溫陶瓷塗層技術,讓料理過程中僅需少量油脂,即可實現美味與健康兼得。其瓶身與蓋子的設計更為其增添獨特性——蓋緣鋼帶附有不同孔徑,可依需求切換濾孔與密封,輕鬆實現過濾與蒸氣排放控制。人體工學膠木手柄則提升握持手感,為使用者帶來更流暢的操作體驗。

整組炊具包含 8 件式配置,從小巧鍋具到寬口平底鍋,滿足多樣烹飪需求。簡約線條中蘊含工藝美學,細節之處彰顯功能思維。不僅是廚房工具,更是日常生活中的設計夥伴——在形與用之間找到完美平衡,重塑人與器物的互動關係,蘊藏設計者對未來生活的深刻想像。


「文化到科技的認同」標語牌|Lei Wang

合肥高新數位的 Lei Wang 肩負公共資料資源開發與授權、智慧城市系統建置與營運維護等多項任務,作品企圖在傳統與未來之間勾勒一條視覺的脈絡,設計主題立足於安徽文化的深厚底蘊,展現徽派建築之美,並融入現代科技語彙,象徵從文化傳承走向創新科技的城市轉型。

獲得 A’Design 圖形、插圖和視覺傳達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文化到科技的認同》標語牌,設計以「安徽」字形作為起點,以徽派建築輪廓為視覺框架,逐漸轉化為電路板的迴路線條,最終收束於「合肥高科」四字。

這個過程,不僅是意象上的連結,更是一種時代精神的轉譯。整體畫面以漸層藍為主色調,透過電路流動的動態設計與 UV 局部清漆工藝,營造立體視覺張力,讓觀者在傳統與科技的交錯之中感受到時代脈動。在融合的時代命題下,本作品展現設計語言的深度轉化與城市形象的再定義,亦呼應合肥高新區作為科技創新重鎮的文化抱負與視覺實踐。


3D Cakes CGI Food|Andre Caputo

Andre Caputo 是 2D/3D 藝術家與平面設計師,以細膩的美學眼光與對細節的執著著稱。其作品散發出濃厚的感官魅力,特別是在 CGI 食品領域展現非凡才華。

獲得 A’Design 電腦圖形、3D 建模、紋理和渲染設計類別白金獎 肯定的《3D Cakes CGI Food》,從實體蛋糕與照片中提煉靈感,經由 Blender、Cinema 4D 與 Redshift 等工具,打造出層次豐富、質地真實的甜點圖像。巧克力的光澤、奶油的柔滑、麵糊的顆粒感,無一不是精心模擬的細節,再經 Photoshop 精修色彩與光影,使整體呈現出極高的商業吸引力與藝術性。

這種細緻的呈現方式不僅突破實體拍攝的限制,也展現了 3D 視覺在包裝與行銷上的無限可能,讓作品不僅是一項純粹的視覺製作,更是品牌策略的一環。從3600像素的高清渲染,到每個碎屑與奶霜的排列,皆展現出藝術家對於細節的嚴謹控制。這樣的創作流程,不僅需要紮實的技術力,更考驗對美感與現實世界的深度理解,運用虛擬蛋糕,成就了一次設計與味覺幻想的完美交會。

 


來源/A’ Design Award 官網
了解更多關於 A’ Design Award 競賽資訊


串連全世界來自各個創意領域優秀設計師,給予肯定與市場加值。義大利 A’ Design Award 國際設計獎參賽作品須通過專業的業內評審及匿名評審,評審團包括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傑出的媒體人士和專業人士。

2025-2026 年競賽現已開放,馬上提交您的優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