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芬蘭建築巨擘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首度大型回顧展《創造即生活》 台北忠泰美術館展出160件手稿、模型與經典家具

展出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等,深入探索建築師的生命與創作歷程 ©忠泰美術館 (2)

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臺灣首度大型回顧展——《創造即生活──愛諾、艾莉莎與阿爾瓦.阿爾托》,8月16日至2026年1月25日於忠泰美術館展出。展覽以逾160件模型與設計手稿原件為核心,重現阿爾托與兩任建築師妻子愛諾(Aino)、艾莉莎(Elissa)的共創旅程,呈現三人如何在生活與專業的交織中,形塑獨具特色的建築與設計理念,並體現北歐文化對自然、光線與生活空間的深刻關注。除了主展,自10月4日起,衛星展區將於NOKE忠泰樂生活Uncanny推出,延伸探討其家具設計的理念與應用。

展出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等,深入探索建築師的生命與創作歷程(帕伊米奧療養院設計手稿) ©忠泰美術館.jpg

生活的「家」,共創孕育靈感

忠泰美術館攜手北歐現代建築研究領域的重要機構——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共同策劃推出臺灣首度阿爾瓦.阿爾托大型回顧展。本展非單一建築師的成就論述,而是呈現從阿爾瓦・阿爾托與愛諾、艾莉莎前後兩任建築師妻子,其三人在建築、設計與生活中的合作關係。

從三人的「家」與「共創」視角,以五個家的作品為軸線,探索建築與日常生活的連結。對他們而言,在緊密合作的互動中,「家」既是生活場域,也是工作空間,更是孕育靈感與創作的核心,實踐了阿爾托三人「創造即生活」的理念。

愛諾與阿爾瓦.阿爾托於阿爾托之家中工作 ©Alvar Aalto Foundation
阿爾瓦與艾莉莎.阿爾托於阿爾托工作室合影 Aalto Foundation

「Alvar Aalto」——三位建築師共創的芬蘭設計典範

「Alvar Aalto」不僅是近代最具影響力的北歐建築師之一阿爾瓦・阿爾托的個人名號,它更代表一個橫跨半世紀,由阿爾瓦、愛諾、艾莉莎等三位建築師共同協作、實踐設計理想的代名詞。

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Alvar Aalto Foundation
愛諾.阿爾托(Aino Aalto)©Alvar Aalto Foundation
艾莉莎.阿爾托(Elissa Aalto)©Alvar Aalto Foundation

第一任妻子愛諾・阿爾托(Aino Aalto)在婚後的1920至1940年代與阿爾瓦・阿爾托以夫妻檔的方式,共同發展設計事業,並創立知名家具品牌Artek,成為首任設計總監,為品牌奠定了重要的核心風格。

愛諾逝世幾年後,第二任妻子艾莉莎・阿爾托(Elissa Aalto),自1950年代起深入參與事務所的核心工作,並在阿爾瓦1976年過世後,延續其理念,主持事務所與專案並參與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運作,確保其設計精神得以延續。

展覽中展出阿爾托夫婦1930年代起設計的多款家具作品 ©忠泰美術館

這三位建築師在不同時期接力合作,創作橫跨住宅、公共建築、家具、照明等設計型態,共同形塑出「Alvar Aalto」關心人、尊重自然、創造理想生活的人文建築風格。三人身處1920年後芬蘭獨立建國與現代化轉型初期,選擇從自身文化出發,以建築回應時代與國際社會,體現民主精神與生活品質的重視,成為北歐現代建築與設計美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代表之一。

自由型態的「阿爾托花瓶」 ©忠泰美術館
阿爾瓦.阿爾托重視光的特性,常為建築設計專屬燈具 ©忠泰美術館

「家」的溫度:在自然中孕育理想生活

芬蘭以「千湖之國」與高森林覆蓋率聞名,其獨特自然環境影響了當地居住文化。阿爾托夫婦在設計時,總是將自然元素融入建築中,本展以「家」作為起點,呈現多件反映芬蘭生活哲學的代表作。

包括由愛諾於1926年設計的「芙蘿拉夏日之家」(Villa Flora),以木材與自然植栽融合環境,打造送給家人的避暑勝地,也展現芬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

芙蘿拉夏日之家 ©Alvar Aalto Foundation

由阿爾瓦與愛諾共同設計的「阿爾托之家」(The Aalto House)則是一棟兼具家庭住宅與建築師事務所功能的作品,應用大量的天然材料與大面窗戶,連結室內外空間,創造融入自然的生活質感;目前在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營運下,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

阿爾托之家 ©Alvar Aalto Foundation

這些作品不僅展現阿爾托夫婦對居住空間與尊重自然的細膩處理,更傳達出「家」的溫度——一個與自然共生、孕育理想生活的溫暖場域。

阿爾托之家 ©Alvar Aalto Foundation

城市的關懷:讓公共建築回應身心所需

芬蘭自2018年起連續蟬連八年全球最幸福的國家,其對平等、關懷與社會福祉的重視,在20世紀初便已在阿爾瓦・阿爾托的設計中初見端倪。位於芬蘭西南部松樹林中的「帕伊米奧療養院」(Paimio Sanatorium)從結核病患者角度出發,從照明、聲音、家具、室內設計與空氣品質,打造能促進身心復原的療癒建築。

帕伊米奧療養院 ©Alvar Aalto Foundation
為結核病患者打造的療癒建築—帕伊米奧療養院模型 ©忠泰美術館

現位於俄羅斯的「維堡圖書館」(Viipuri Library)以讀者的閱讀體驗為設計核心,特別設置五十七扇天窗,提供充足而不刺眼的照明,創造出明亮舒適、層次分明的閱讀空間。

維堡圖書館 ©Alvar Aalto Foundation
維堡圖書館 ©Alvar Aalto Foundation
維堡圖書館剖面模型,呈現天窗採光與彎曲的頂蓬設計 ©忠泰美術館

芬蘭西部的「塞伊奈約基文化暨行政中心」(Seinäjoki Cultural and Administrative Center)以教堂、市政廳、圖書館與劇院構成完整的公共建築群,打造具象徵性的城市核心。阿爾瓦逝世後,由妻子艾莉莎接手完成,成為其城市設計理念實現的代表作之一。

塞伊奈約基文化暨行政中心 ©Alvar Aalto Foundation
塞伊奈約基文化暨行政中心 ©忠泰美術館

不只是建築:材質與細節的日常實驗

阿爾瓦・阿爾托將建築視為一種「完整藝術作品」,不僅關注建築的空間形式,更透過材質與細節的實驗與挑戰,賦予生活空間不同的質感與感知體驗。他刻意保留紅磚肌理,顛覆傳統公共建築平整灰牆的制式印象;與陶瓷工廠合作開發軸狀瓷磚,創造建築表面的光影律動;並與金屬工藝師希爾沃寧攜手打造Artek「蜂巢吊燈」與多款銅製家飾配件。此外,阿爾托夫婦取材自然圖騰,設計多款印花布料,將建築語彙延伸至居家日常。

阿爾瓦.阿爾托開發的軸狀瓷磚 ©忠泰美術館
阿爾瓦.阿爾托開發軸狀瓷磚,創造建築表面的光影律動 ©Alvar Aalto Foundation
阿爾托夫婦取材自然圖騰,設計多款印花布料 ©忠泰美術館

在阿爾瓦與艾莉莎共同打造的「穆拉察洛實驗住宅」(Muuratsalo Experimental House)中,兩人將位於湖畔的夏日住宅化作生活的實驗場,從庭院中多種磚塊的鋪排試驗,到親自設計通往島嶼的船隻設計等,處處體現「創造即生活」的理念。

穆拉察洛實驗住宅 ©Alvar Aalto Foundation
穆拉察洛實驗住宅 ©忠泰美術館

《創造即生活》以雙展區呈現。忠泰美術館主展區為售票展覽,除展出手稿、模型與設計原件外,亦規劃傳奇作品〈Stool 60〉等經典家具,邀請觀眾親身體驗。10月4日登場的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衛星展區則開放免費參觀,延伸探討阿爾托家具設計的理念與當代應用。

展場開放觀眾親身感受阿爾瓦.阿爾托的傳奇作品「Stool 60」等經典家具 ©忠泰美術館

雙展區相互呼應,從建築到日常,完整展現阿爾托夫婦「創造即生活」的實踐哲學。展期內亦將推出專題講座、專家導覽等系列活動,詳情請見忠泰美術館官方網站。

【展覽資訊】
創造即生活──愛諾、艾莉莎與阿爾瓦.阿爾托
Creating for the Everyday – Aino, Elissa and Alvar Aalto
展覽官網| https://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5182
展覽日期|2025.8.16(六)-2026.1.25(日)
展覽地點|主展區: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衛星展區: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樓)

圖文來源/忠泰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