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倫敦邱園冒出巨型蘑菇!涼亭以天然材料、仿生設計呼應氣候共生

carbon-garden-pavilion-mizzi-studio-kew-gardens-timber-flax-architecture-london-uk_dezeen_2364_hero

倫敦著名的邱園(Kew Gardens),近來冒出了一朵巨型蘑菇!

倫敦邱園(Kew Gardens)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擁有超過5萬種植物,是植物學、景觀設計與氣候議題交會的重要景點。今年7月,邱園推出全新永久展區「碳花園」,藉由植物編排與空間設計,探討植物與氣候變遷之間的關聯。

碳花園的核心場館,是由倫敦建築設計工作室 Mizzi Studio 設計的涼亭。該中央涼亭作為景觀的延伸與聚焦點,其造型取材自植物與真菌共生關係,外觀宛如生物體結構。主體結構選用木材與石材等低碳天然建材,支撐起一座由亞麻纖維打造的大型懸垂屋頂,遠觀彷彿一朵巨大的蘑菇,與周遭植栽共構氣候敘事。

天然材料與設計,回應和諧自然想望

Mizzi Studio 創辦人 Jonathan Mizzi 指出:「它不完全是一棵樹、一朵蘑菇或一株植物,而是植物與真菌共生的結合,以一個生命體之姿從泥土中綻放。」他補充:「展館是象徵性的成果,也是碳花園種植方案的延伸,頌揚著植物與真菌之間的共生關係。」

Mizzi 表示,該設計源於一個清晰的信念:「我們的未來必須由可再生的天然材料孕育」,他期望展館能展現自然的美與智慧,並以科學為基礎,回應邱園「構想和建構一個更和諧的世界」的使命。

因此,從材料選擇到構造策略,全數採用天然材質是 Mizzi 的核心堅持。他指出:「我們希望能回歸石頭的使用,它是最古老、最持久,卻時常被忽略的材料。如今,正是石頭復興的時候。」

涼亭的結構基礎另有歐洲落葉松,具備可持續性,並過渡至工作室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的亞麻纖維複合材料屋頂。Mizzi形容,站在半透明的亞麻屋頂下方,就像是「站在一片沐浴在陽光下的葉子下,這是一種既精緻又堅固的自然編織」。

當陽光穿透由天然亞麻纖維與生物樹脂構成的屋頂時,涼亭形成一處寬敞且溫潤的庇護空間,為學校與社區團體的參訪活動提供一個親近自然、具有感知層次的場域。

此外,屋頂結構中還納入再生聚碳酸酯製的集水漏斗,透過傾斜設計將雨水導入花園,延續自然循環的設計語彙。

雕塑感十足的屋頂向陽傾斜,靈感來自邱園溫室內張口捕食的食肉植物——豬籠草。正如花朵以形狀與氣味吸引授粉者,這座展館則透過外觀設計引導訪客走入碳花園,重新建立人與植物的情感鏈結。

植物與空間設計,共構可持續未來

涼亭整體設計也回應植物園的使命,意即展示植物與真菌在面對氣候危機時扮演的角色,並強調碳元素在維繫地球生命系統中的關鍵作用。

碳花園的主設計師 Richard Wilford 表示:「碳花園為我們展示正在進行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將科學見解與周到的設計和美麗的植物相結合,以強調碳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它如何在環境中移動,以及植物和真菌如何幫助我們應對氣候變遷。」

例如,展區內的雨水花園作為一個小型實驗性設計,展示如何管理水流、減緩洪水、穩定土壤結構並強化碳儲存功能;旱生植物區則匯集多種地中海氣候下的耐旱植物,並透過與草本植物的對比,預示未來30年間園區植栽可能的變化。園方亦栽種有適應未來氣候潛力的新樹種,同時藉由設計提升生物多樣性,擴展昆蟲與鳥類的棲地網絡,增強生態系統的韌性與互連性。

「我們希望,碳花園能夠鼓勵遊客採取行動,與我們一同為地球生命塑造一個更可持續、更具彈性的未來。」Richard 強調。

資料來源/MIZZIdez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