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長尾智子(Tomoko Nagao)三度造訪台灣,與瘋設計共同舉辦她於台灣的第二次個展「Angels:TOMOKO NAGAO長尾智子藝術特展」。期間同時與Funday進行了深入內心的訪談,談起她與台灣的藝術淵源,創作背後的力量,以及她在歐洲藝術圈的奮鬥歷程。

長尾智子與台灣藝術的淵源,從她為台北大巨蛋所創作的公共藝術開始。2024 年,長尾智子與瘋設計聯手創作《巨蛋預言》及《夢奇光柱》,為台北大巨蛋的落成帶來祝福。同年,長尾智子的首次台灣個展《有點萌的美術史》在 CYCC 中原文創園區,廣受好評。今年,她在台北新光三越鑽石塔舉辦第二次台灣個展「Angels:TOMOKO NAGAO長尾智子藝術特展」,帶來全新創作與觀眾見面。

藝術是我和世界的溝通方式
長尾智子的作品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她擅長以日本可愛文化及商業符號重新詮釋西洋藝術史經典。她提到「我用可愛這樣相較屬於亞洲的語言,去說歐洲的藝術故事,這是我和世界的溝通方式。」她的創作細節豐富:有熟悉的品牌標誌、日常物件與經典角色,這些符號反映她對社會與對性別權力觀察。長久以來,藝術的發展多由男性視角主導,這也是她想透過創作翻轉的議題。長尾智子賦予女性人物更多主體性,打破「男性凝視」的框架,從女性角度建立新的語境,藉由趣味、幽默的表現形式,深入淺出地表達反諷的立場。

在台灣,「可愛」是跨世代共同的語言
長尾智子觀察到,相較於義大利欣賞可愛風格的藝術創作大多為年輕族群,台灣因為深受日本文化影響,對於「卡哇伊」一點也不陌生,甚至已經成為台灣日常美學的一部份,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讓長尾智子的作品在台灣不同世代間皆獲得廣泛的共鳴與喜愛。

藝術與母職同行,長尾智子用創作鼓舞女性
除了是藝術家,長尾智子也是一位單親母親。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她卻從未因此退縮。成為母親反而讓她的心境更為積極正向,也賦予她創作動力。藝術家與母職的雙重身份交織而行,也讓她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韌性。在異國闖蕩,長尾智子克服了語言文化的隔閡及育兒的挑戰,她用藝術說自己的故事,與世界產生連結。她希冀自己的經歷能成為一股溫柔的力量,鼓勵日本與亞洲女性,勇敢邁出步伐、追求自我。

Angels:TOMOKO NAGAO長尾智子藝術特展
時間:6/3(四)-8/31(日)
地點:新光三越Diamond Towers(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68號3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