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淡江大橋|普利茲克獎建築師Zaha Hadid遺作,6個你不能不知道的亮點

image

連結淡水與八里的「淡江大橋」於2019年動工,歷經30年的籌備與變動,終於在2024年9月16日完成八里端「合龍」,預計2026年正式通車。這不只是一座橋,它同時也是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札哈.哈蒂(Zaha Hadid)女爵的遺作。她以流動曲線美學建築聞名全球,如今要在台灣北海岸留下傳奇印記。

1.打開台北兩岸交通瓶頸,帶動城鎮再生

淡水與八里長年只有台2線與關渡大橋相連,每逢尖峰或假日總是壅塞。淡江大橋將提供更直接快速的路線,通車後預估能縮短約15公里,節省約25分鐘車程,同時分擔關渡大橋與台2線的交通壓力。

這項計畫不只是為了紓解交通,也是地方再生的起點。政府同步規劃淡海輕軌、公車、停車轉乘(P&R)、微型轉運站與智慧交通系統,期望讓通勤、觀光與商業能夠自由流動。

2.札哈.哈蒂絕美遺作

札哈.哈蒂是全球首位普利茲克建築獎女性得主,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以大膽有機的曲線建築聞名。2012年,這位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更因其建築成就,由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授封為女爵。2015年,贏得淡江大橋競圖,但隔年因心臟病發驟逝,淡江大橋成為她最後完成設計的作品之一。

3.世界最大跨距單塔不對稱斜張橋

淡江大橋主跨長450公尺,橋塔高211公尺,是全球跨度最大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為了不阻礙淡水河口的夕陽視野,也盡量減少對河床生態的影響,Hadid捨棄傳統雙塔設計,選擇更困難的單塔方案。這種設計在視覺上簡潔優雅,但對工程技術是一場極限挑戰。

4.設計靈感來自雲門舞集

札哈.哈蒂轉化雲門舞者跳躍的身影與移動時的光影,將之化為橋塔的流動線條,彷彿雙手合十立於夕陽之中。也因此,它被譽為「寧靜舞者」,它不僅止是宛如雕塑的優雅橋樑,更是北海岸最美麗的新地標。

5.國際團隊共同打造台灣工程奇蹟

這座橋的橋塔基礎尺寸宛如一座國小操場,塔身呈3D曲線變化,還需承受風災、地震、潮汐等挑戰,並打設144支鋼管樁圍堰,從設計到施工,每一步都挑戰工程極限。來自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德國等地的專業施工團隊,確保這件藝術品能經得起時間與載重的考驗。

6.被CNN評為「2025年度全球重要建築」

2025年1月2日,CNN將淡江大橋列為當年度全球最值得關注的建築之一,讚譽它「以獨特美學詮釋札哈.哈蒂的語彙,即使僅靠一根塔柱支撐,仍展現了她最經典的優雅曲線」。

淡江大橋不僅是交通動脈與城市地景,更是一件凝聚國際建築美學與工程實力的作品。當它正式啟用,將成為北海岸最值得親眼見證的新地標。

via Zaha Hadid Archit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