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豔陽天,熱辣的日照被擋在院子與大斜面落地窗前;走進隱巷設計的窗後,彷彿跨入另一個世界。以灰色為主串聯起來的各區空間,裸露的天花板與磚牆與混凝土互相搭配,士兵公仔守護架上的設計書籍,人們在其中安靜而忙碌地工作著。
隨著公司轉型成集團,隱巷設計的黃士華(Mac)行政總監、袁筱媛(Eva)設計總監及孟羿彣(Carrie)執行總監分別在中國及台灣兩地,各擅勝場地努力著。非常忙碌的三人,這次相當難得同時出現在台北的辦公室。瘋設計把握機會採訪三位總監,請他們回顧創業來時路。
十年前,彷彿才是不久前的事。曾為同事的Carrie及Eva,因為經驗與人脈的成長累積,手上設計案件不斷增加,兩人萌生合作創業的想法,並邀請Mac加入。籌備多時後,隱巷設計於2010年正式成立,Carrie和Eva借了朋友公司一角的兩個位子,Mac則往來兩岸三地,三人攜手打拚,這就是隱巷的起點。
個性互補 求同更存異
選擇事業夥伴是一項必須慎重考慮的決定,而三人做這個決定相當明快。關鍵在於?Mac說:「我想是因為我們的個性很互補。」
Mac公認是三人中最理性冷靜的,說話速度很快的他,腦內邏輯如同言語一般清晰,他對於營運管理也最有興趣與心得,因此擔綱公司舵手。
Eva的個性如同說話聲一般溫柔,她覺得自己其實是比較浪漫且大而化之的人,喜愛投入設計創作,領軍設計事務恰如其分。
擅於掌握細節也有耐性的Carrie不笑時很酷,實際上卻是個愛笑的女孩,喜歡居於幕後,協助專案臻於完美,擔綱執行工作。
人與人的價值觀要完全一致,其實不容易,隱巷的三位總監跳脫「求同」,更重視保留各自特色的「存異」;傾聽客戶的需求,觀察客戶的需要,提出一件最均衡的設計,這是他們的共同目標。一路走來,三人就像是體育競賽中各自負責擅長的位置,卻又能靈活補位的選手一般,互相支持。
「設計工作其實是很孤獨的,沒有鏡子映照,也不一定有對象可比較。就算做了很多年,可能還是在接案子→畫圖→施工→結案這樣的循環狀態,加上若不懂管理,究竟有沒有進步,自己也不知道。」Mac這麼分析。
夥伴最高原則 絕不爭吵 理性處事
合夥創業,除了可以跳脫這樣的循環,集眾人之力,「也能做更多事,成果彼此分享,壓力一起分擔。」公司制度化,建立一套有系統的架構,照章而行,才能在軌道上穩定前進。
不過,公司營運總有意見不合的時候,這時三人如何取得共識?「絕不爭吵,討論出解決方案」就是他們的共識。隱巷的開放式管理,讓大家都有表達看法的權利。真的沒吵過架?三人看看對方又看看遠方,努力回想,「真的沒有耶,我想,是因為我們真心的互相尊重吧。」Eva說。
Carrie說:「我們的個性和專長都不太相同,所以都想成為對方的助力。設計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我也不想喊什麼冠冕堂皇的口號,就是實實在在地做,把我們覺得好的東西給客戶。」她的設計哲學正呼應隱巷其名,低調存在,不張牙舞爪地賣弄,然而底蘊絕不含糊。
放眼未來 挑戰「一站式」顧問集團
走到今日,隱巷已立足台灣與中國五個城市,並在2014年轉型為集團式經營,跨足室內設計、軟裝陳設、形象包裝等「一站式」顧問服務,為業主作更完整而全面的規劃。
從2007年開始籌備,2010年隱巷成立,公司走來已邁入第七年,三人更相處近十年。此刻回顧,想對夥伴說的一句話是?
Mac:「我們不只是夥伴或家人,更是超越了這些層面。感謝她們的支持,我們要再開創下一個十年!」
Eva:「謝謝兩位的包容和完全支持,這真的很不容易,我很感激。」
Carrie:「沒有他們,我真的不會有今天。其實我根本沒想過可以走到今天這個規模,我也很感謝我們的同事,沒有他們,就不會有現在的隱巷!」
三位總監也隨著公司不斷成長,Mac擘畫公司轉型,布局更深度的管理;Eva鑽研軟裝,要讓客戶感受完成度更高的好設計;以往專注設計環節本身的Carrie也敞開心胸,要挑戰領導更多不同類型的專案。
隱巷,如同其LOGO的X、Y與i三個英文字母,三人分別處於一個端點,各自發揮,交叉之處是他們的共識與默契;發散出去,便是燦爛的設計光芒。
︱採訪後記︱
相識、合作近十年,黃士華行政總監、袁筱媛設計總監及孟羿彣執行總監不僅是創業夥伴,超越家人的相知相惜,從回答問題上可見一斑。
「你們決定攜手創業的關鍵是什麼?」分別受訪的三人,不約而同且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們的個性和長處很互補。」
「你/妳認為,創業以來最大的挑戰或最辛苦的時刻是什麼?」這是當天採訪問題中唯一的回答分歧之處。
是某個要求很高的客戶?是那一年花了好多時間和車程找材料的住宅作品?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國孤零零擠公交車去拜訪客戶,還是每一個熬夜畫圖睡眠不足的夜晚…三人熱烈討論了好一會兒,仍是沒有結論。
因為,能挺得過來的,就不算辛苦;大家攜手完成的,挑戰皆達標。
只看著未來,只想著更好。三人相視而笑,不言而喻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