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仙界與人界之「空」:天台山上的桐柏宮方丈樓

unnamed-2

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縣,因境內天台山而得名。

古籍中曾這樣記載:「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當牛女之分,上應台宿,故名天台。而該項目所在的桐柏宮,即選址在「山有八重」的第二重,距第一重的人間凡界最近,正應合了「山上之人」即為「仙」的描述。

桐柏宮是中國道教南宗祖庭,為解決天台縣的用水問題,當地決定興修桐柏水庫,至此,由孫權開創的千年名觀從此湮沒於水庫之底。如今,在原位置略向北偏東的方向,桐柏宮新址悄然復建,從前「仙或許知,人不能到」的地方,正逐漸敞露。

歷史上的桐柏宮在最盛時期,有道士逾千人,接客可容千眾。復建後的選址也充分考慮了區位、環境、山水、人文等因素,擁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正因如此,方丈樓的設計與建造,更像是一次對桐柏宮歷史、文化、風情的追憶與重溯。

在這份沉澱的鋪陳之下,KiKi 建築設計事務所盡可能將自身對「空」的理解,對空間氛圍的體驗,通過簡潔手法和在地材料,勾勒出空靜澄明的意向,傳遞給使用者與來訪者共同揣摩。

桐柏宮方丈樓共三層,主體結構採用混凝土+杉木立柱,結合石牆與玻璃立面、長窗,自下而上過渡,從厚重變得輕盈。

縱向延伸的立柱,無限接近天際,四個方位的屋頂,則如同漂浮在空中,恰好詮釋了由頂面到地面,仙界與人界之間的「空」 。

晨鐘暮鼓,水木靈盛,空間自成一派清新與活力

除了自然風景之外,方丈樓的二層院落裡,特別設置了流水、綠植、鐘鼓等人造景觀,打破了實用性建築空間環境與自然天趣的對立。

水池的設置,可減少一層樓板的熱負荷,中間的圓形天井則為內部引入自然採光;當南邊有風拂過,水池能幫助降溫,清涼隨之散開,因此方丈樓的房間無需任何空調設備,即可保持良好的氣流循環效果。

此外,方丈樓所使用的石材、木料等均取自當地,巧拙相生,既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的逐步認知,也在空間建造的過程中蘊藏了人文情懷、綠色建築的概念,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

延伸閱讀|設計師如何思考?回顧 2022 德國設計獎 建築類「金獎」得獎作品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商店會員
追蹤瘋設計臉書,美學素養立刻 Level Up!

Source|KiKi 建築設計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