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混凝土、連結與愛:德國首位普立茲克獎建築師ーー哥特佛萊德·伯姆(Gottfried Böhm)

1DIE_BÖHMS_ArchitekturEinerFamilie_GoundSoehne

初見哥特佛萊德·伯姆(Gottfried Böhm)的建築,很難不被其佔據建築大面積的 混凝土 建材留下深刻印象,整體建築形似用刻刀在 混凝土 塊塑型的設計,他將建築轉化為令人難忘的雕塑藝術品。


你知道嗎? 原來台灣第一座由普利茲克獎建築師創作的建築作品「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便是出自哥特佛萊德·伯姆(Gottfried Böhm)之手!


混凝土
Neviges聖母朝聖教堂(Neviges Wallfahrtsdom), via:dezeen

哥特佛萊德·伯姆(Gottfried Böhm)的創作中帶有表現主義及後包浩斯風格,不侷限於建築的對稱規則,而是從「連結」的角度來思考建築物與城市、居民、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例如,新思想與舊文化的連結,居地、交通與集會的連結,同時考慮建築物在其環境中的樣貌並且整合功能。像是哥特佛萊德最著名的Neviges聖母朝聖教堂(Neviges Wallfahrtsdom),與其他競圖方案試圖鏟平位於山坡上的建地不同,他將教堂矗立在山坡的制高點上,盡量不去動到周邊的既有景觀,並且建立供朝聖者拾級而上的長廊道,教堂入口正對著火車站動線。

儘管建築師對其設計細節持開放態度沒有特別多做解釋,但仍有許多建築評論家或報導者提出他們對建築物「連結」的見解,最常被引用的是卡爾·金姆(Karl Kiem)在2006年發表的文章「The Multi-layered Concrete Rock.」中提到的「一次又一次,Neviges聖母朝聖教堂的建築形式被解釋為像是帳篷樣貌。」、「這似乎象徵著朝聖者的日常停留,很適當地表達了朝聖教堂的含義。」從教堂裡由外而內延伸的地磚鋪面以及將室外路燈延伸至室內創造朝聖之路氛圍,不難發現建築師在感性思考與理性實用的表現整合,都充分地展現了哥特佛萊德對於「連結」這個創作角度的理解與實踐。


哥特佛萊德·伯姆(Gottfried Böhm)於1920年1月23日出生於德國美因河畔的奧芬巴赫,由於祖父與父親都是建築師,出身建築世家的哥特佛萊德,最終也受父輩影響走上建築師的這條道路。1942年,22歲的哥特佛萊德就讀於慕尼黑工業大學,這所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工業大學之一,孕育出不少諾貝爾獎得主,哥特佛萊德則是該大學唯一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校友。25歲取得學位後,他又繼續前往慕尼黑美術學院進修學習雕塑,這段經歷,對於他在設計建築的模型階段給予了非常重要的幫助。

之後從1947年到1950年,他進入父親的事務所擔任助理建築師,並在主導二戰後德國科隆重建任務的魯道夫施瓦茨(Rudolph Schwarz)指導下展開工作。1948 年,他與伊麗莎白·哈根穆勒(Elisabeth Haggenmueller)結婚,伊麗莎白同樣也是建築師,後續在室內設計上給予哥特佛萊德許多協助。

哥特佛萊德·伯姆(Gottfried Böhm)與妻子伊麗莎白·哈根穆勒(Elisabeth Haggenmueller),via:kunstundfilm.de

他們有四個兒子,其中三個後來都成為了建築師,延續了The Böhm Family建築世家的傳統。2015年的紀錄片Concrete Love – The Böhm Family,詳細講述著迴繞哥特佛萊德與家庭成員之間,對於建築與人生的深刻討論。

哥特佛萊德·伯姆(Gottfried Böhm)與建築師兒子們Stephan, Paul und Peter, via:DW.com

1951年,31歲的哥特佛萊德為了拓展自身視野與見識,他踏上大洋彼端前往美國紐約,在卡耶坦·鮑曼(Cajetan Baumann)的事務所工作了六個月,正在這段期間,他有幸遇見了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這兩位包浩斯學派的重要人物,對德國建築師前輩們的景仰可能也多少影響了他。

1952年,在哥特佛萊德結束美國遊學後,他回到父親位於科隆的事務所繼續工作。受父親家學以及包浩斯的思想和理論薰陶下,他的建築設計具有明顯的表現主義風格。儘管如此,他仍深刻地認識在每一個建築任務的背後,無論是多麼小的因素都應該被考慮到,如何將時間、地點與人做出完整的連結,是他設計建築最重要的考慮環節。

60年代哥特佛萊德與他的助手們,via:bauwelt

當哥特佛萊德的父親於 1955 年去世時,他承襲父業接管了事務所,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他陸續完成了許多建築,包括教堂、博物館、劇院、文化和市民中心、市政廳、辦公大樓、公共住房和公寓大樓,其中許多建築是兼顧混合使用目的而設計的。

混凝土
本斯堡(Bensberg)市政廳, via:archeyes,Credit: Xavier De Jaureguiberry
哥特佛萊德在巴特克羅伊茨納赫(Bad Kreuznach)所設計的酒店,via:wiki

德國本斯堡(Bensberg)市政廳以及他在巴特克羅伊茨納赫(Bad Kreuznach)所設計的酒店都蓋在歷史遺跡上,哥特佛萊德試著藉由建築設計,探索自己連結新與舊之間的創造力。

混凝土
Zueblin位於斯圖加特的企業總部大樓,via:wiki

哥特佛萊德曾說過:「我認為建築未來不應侷限在景觀的填充,而是在於為城市帶來生機和秩序。」他對於私人、公共與半公共空間之間的連結也非常關心,像是透過建築重新活化已沒落的城市區域,或是以建築來作為區域連結的設計分析。哥特佛萊德為德國知名工程公司Zueblin位於斯圖加特的企業總部大樓,便橫跨了兩個新城鎮,具體落實自己的「連結」信念。

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授獎儀式,via Pritzker Prize

1986 年,哥特佛萊德·伯姆(Gottfried Böhm)成為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的德國建築師。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via:數位島嶼,拍攝者:蔡邦居

事實上,台灣也有一座出自哥特佛萊德之手的建築作品,那是位於台南市後壁區的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這座教堂由來是當時身處台灣的楊森神父遠洋請託哥特佛瑞德進行設計,由台灣建築師楊嘉慶先生協助施工圖繪製。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的初稿於1955年完成,隔年3月定稿,教堂於1960年竣工。

哥特佛萊德·伯姆 Gottfried Böhm(1920-2021)

2021年6月9日,哥特佛萊德·伯姆(Gottfried Böhm)於德國逝世,享嵩壽101歲。在他超過70年的建築師執業生涯裡,哥特佛萊德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在紀錄片中,他與妻子、兒子們的互動中,我們能看見他對建築設計的不落俗套的理解方式。在他那幾乎已數不清的作品中,無懼歲月風霜的他依舊堅持固定一段時間拜訪幾個仍需要維護改裝的建築,那不僅是對自我創作的要求,更是一份對建築本身到老不悔的熱愛。

參考來源:pritzkerprize, archinect, dezeen, architectuul, archdaily, forgemind, wikipedia, 忠泰美術館, uncubemagazine

延伸閱讀:光,是建築的色彩!│「現代主義守護者」貝聿銘大師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商店會員
追蹤瘋設計臉書,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