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從建築跨足藝術 史丹‧安克的空間美學

從建築跨足藝術領域的創作者並不少見,如極簡主義雕塑大師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等。來自比利時的史丹‧安克(Stijn Ank),在成為專職藝術家前,也以高開放性的建築聞名。

比利時藝術家史丹‧安克過去以高開放性的建築聞名,此為2012年於阿斯佩拉爾完成的《折疊Folding》。圖/取自domus

史丹‧安克生於1977年,曾就讀布魯塞爾聖魯卡斯大學學院建築學系,畢業後前往西班牙建築事務所Arriola & Fiol arquitectes擔任建築師。他擅長將結構簡化,強調空間的開放性與自由彈性,讓建築回歸環境,進而創造空間與環境、人與空間之間的對話。

無論是2012年於阿斯佩拉爾完成的《折疊Folding》,或同年於布魯塞爾西北改建的公立中等學校《視野Vision》,都具有純粹的結構與持續延伸的線條感。從中,不只能看見史丹‧安克對空間掌握的純熟與洗鍊,這樣的背景也讓他的藝術創作有著與空間對話的靈性。

史丹‧安克於2012年在布魯塞爾西北改建的公立中等學校《視野Vision》。圖/取自e-flux

為了追求更自由的創作實踐,史丹‧安克於10年前投入藝術領域,開始以各種物品搭建模具、運用熟悉的灰泥為媒材,創造遊走於平面繪畫與立體雕塑邊界的作品。同時,他也透過空間、光線與色彩等元素,思索空間中「虛」與「實」的關係。

對史丹‧安克來說,創造建築與藝術品是類似的,那不只是物件,而是能與「人」互動對話的窗口。他認為,一件作品的完成,是觀者與其所處的空間調和的過程,彼此之間相互塑造才體現成形的結果。

比利時藝術家史丹‧安克的創作過程。圖/路由藝術提供。

2017年9月,史丹・安克受邀到台北路由藝術空間舉辦個展「純粹 Purity」,展示壁掛雕塑(Mural Sculpture)、壁畫裝置(Wall Fresco)與直立雕塑(Standing Sculpture)等三大經典系列創作,探索人、物質與空間三者的關係。

● 壁掛雕塑

史丹・安克擅長現地創作,透過沙包、輪胎、木材、鋁塊、鐵片或塑料任意搭建為模具,再將特製的石膏灰泥與顏料,階段性地倒入模具中。待石膏灰泥凝固成型、卸除模具後,色彩層層堆疊的藝術裝置便映入眼簾,引發人們思索空間中的虛(模具)與實(作品)。

這種獨特的創作手法也形塑出獨特的空間輪廓,像壁掛雕塑的外在形體與實際質地便給予觀者衝突與不和諧感。乍看如絲綢、布料特有的皺摺與切邊,跟灰泥凝固之後所形成的堅硬質地、非光滑表面形成強烈對比。

壁掛雕塑《20.2017》。圖/路由藝術提供。

● 壁畫裝置

壁畫是依循建築空間而生的藝術創作,史丹・安克以此為基礎,將繪畫以雕塑的方式思考,跳脫畫布與畫框的限制,畫布與畫框後方的空間進行創作,在大型牆面延展出多彩的「壁畫裝置」。

「壁畫裝置」的創作手法,同樣也是將各色灰泥分層倒入特製的模具,等待灰泥凝固成型。這種無法全然掌控的創作過程也令畫面不平整、留有氣孔痕跡與水平的分層線條,表達時間被凍結封存。

壁畫裝置《21.2017》。圖/路由藝術提供。

● 直立雕塑

與壁掛雕塑、壁畫裝置相比,直立雕塑紀錄更多的灌模過程與媒材細節,讓人們感受多樣化的空間、在作品完成後早已抽離的模具,以及虛(模具)與實(作品)的互動關係。

史丹・安克以沙包層層堆疊,創造出一個長方體高塔,接著從中央分層灌入灰泥。當灰泥凝固、卸下沙包,便構成高聳直立的白色雕塑《08.2017》,在光線照拂下,能看見沙包互相擠壓、時間流逝的刻痕與地球重力的存在。

直立雕塑《08.2017》先前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圖/邱家琳攝。

無論是壁掛雕塑、壁畫裝置或直立雕塑,史丹.安克都試圖從作品中抽離自我,不去干涉與掌握創作過程,讓媒材任意混合與流動。而每次的創作成果都令他感到驚艷,作品也自然而然展現媒材的質感、內在特質與生命力,以及帶出人與空間、空間與作品的討論。

純粹:史丹・安克個展
日期:2017 /09/02 (六) ─ 2017 /10/ 15  (日)
時間:每周三至日12:00-19:00
地點:路由藝術空間 NU NU FINE ART (台北市中正區金山南路一段67巷5號1樓)

延伸閱讀:在建築之前,街頭藝術的奇思妙想│大衛·津恩David Zinn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