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把美帶進生活中 美學教育扎根計畫探索日常之美

DEC 美學札根第一張

人人都喜歡美的事物,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美感的第一印象往往從視覺生成,像是顏色、比例、線條跟結構等等,這些都是美的元素,而美感教育該從何而起,要如何教導孩子擁有一顆對於美有感受的心?

美學教育
位於艋舺龍山文創基地的美學拼圖展覽空間

美學教育是生活美學的基礎

美學教育並非是一蹴可幾的成就,也不是培育出藝術家或設計師即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自2017年就開始推動「美學教育扎根計畫」,今年則是將美術館概念延伸,在艋舺龍山文創基地設立「美學拼圖」展覽空間,利用空間色彩、造形的變化轉換,讓觀者自然而然融入其中,從親身體驗中領悟美學的基礎原理,實現生活中處處都可以是美術館的行動創意。

圖說/展覽空間入口處的台灣花磚牆
展覽空間入口處的台灣花磚牆

探索美感的學習空間

在龍山文創基地的「美學拼圖」展覽空間,由文化局委託蘇荷兒童美術館所規劃,在展覽空間的入口處,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面全由小朋友設計的500多片花磚拼貼而成的牆面,再往內走則是代表理性的黑白線條空間,讓參觀者體驗何謂視覺律動,換到另一個則是感性的纏繞線條空間,橘黃燈光充斥整個房間,讓參觀者感受光線的神奇變化,除此之外還有每月不同主題的DIY活動,讓大小朋友藉此機會培養對於生活美感的眼光。

圖說/展覽空間入口處的台灣花磚牆 圖說/展覽空間入口處的台灣花磚牆
理性的黑白線條空間
圖說/教師研習營的老師們全神貫注傾聽課程
教師研習營的老師們全神貫注傾聽課程

另外,文化局「美學拼圖」空間舉辦了三梯次的教師研習營,配合展覽空間的主題,設計規劃八堂美學課程,開放給所有對美學教育有興趣的老師,希望透過學習分享的過程,讓老師們有所收穫,再回到校園中繼續散播美學養分的種子。文化局表示在教師研習營安排的課程,都是配合美學拼圖展區,以空間體驗再度延伸到課程體驗,因為美感教育並不只有技術學習,而是希望藉由課程開啟對美的發現、探索、嘗試跟運用,像是隨機線的斑馬繪畫,感性線條的光影燈籠,還有色彩跟線條排列的台灣花磚。

圖說/學員繪製台灣花磚圖案
教師研習營的老師們正專心繪製台灣花磚圖案

此次參與課程的張凱雲老師提到,看到文化局「美學拼圖」研習營便立刻報名參加。透過課程瞭解到可以針對孩子的個性,搭配不同敘述方式,來引發孩子的創作動力。將來回到學校課程教學上,張老師將搭配課程主題,選擇適合的創作媒材,讓學生親自體驗創作的樂趣;另一位柯玉娟老師,她表示自己並非美術相關背景,所以選擇教師研習營學習美術相關知識,柯老師認為課程的幫助相當大,讓她明白畫畫並沒有SOP步驟,對於上課老師們的分享也覺得十分受用。她打算在課堂教導設計花磚課程,讓學生也能體驗線條跟顏色的排列樂趣。

圖說/教師研習營的創意燈籠成果發表
教師研習營的創意燈籠成果發表

美感教育再發芽

當問到如何培養累積生活美感時,蘇荷兒童美術的老師提到可以觀察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像他們在設計課程時,會先分析細節中的美,引導學員們如何觀察並表達出來,學員們在回到學校時,就可以以自身體驗去引發孩子們的興趣,帶領他們用不同角度觀看世界,像是樹木的樹紋其實有粗細之別、年輪則有一定的規律,這都是需要細細觀察才能發現的自然之美。

學員親手製作創意燈籠
圖說:教師研習營的台灣花磚成果發表
教師研習營的台灣花磚成果發表

其實日常生活中充滿許多美好事物,值得細細品味,但往往因為生活忙碌,忽略了眼前的各種美麗,美學教育更不只從課堂中學習,如果能從自己的生活當中,多去欣賞美好風景,探索為何形成美的原因,由點、線,面到幾何構成,再擴大到人、事、物當中,那麼美學教育扎根計畫就由你我心中開始,逐漸吸收養分,滋養未來人生的視野。

文章授權轉載/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