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人生隨時出發!移動住宅的未來

04

「房子」對你來說是什麼?在臺灣擁有一間房子不等於擁有一塊土地,於是買地購房成為現代人的經濟噩夢。但是冷靜想想,在人類起源之際遠在石器時代,所謂的智人有九成以上時間,過著遊牧的獵人與採集者的生活。那麼現在身處於在混凝土建造的都市叢林中的我們,為何會被土地與房子限制行動呢?

微型移動住宅

青木大和先生與BUSHOUSE專案說明牆

這次透過台灣Panasonic集團協助,瘋設計訪問到受邀來台參與「FUTURE:FUTURE| Panasonic創業100週年紀念展」的BUSHOUSE公司領導人青木大和先生和Panasonic日本支援100 BANCH實驗計畫的工作人員西村美保小姐。

|BUSHOUSE是什麼?

微型移動住宅

在100 BANCH 「ナナナナ祭2018」中展示與試乘/圖100banch.com

BUSHOUSE 是日本100 BANCH 組織中積極推進的一項專案,團隊的主要核心人物為青木大和先生。他將一輛公車(bus)內裝拆解,以家(house)為概念重新設計規劃其空間,創造出一家四口的移動式住宅。

微型移動住宅

巴士拆解內中過程,集合了一群非空間與建築的人們一起打造/圖100banch.com

藉由於東京設立的aoie株式會社,青木大和先生將BUSHOUSE作為公司核心Project積極推進。目前職員們致力於透過這個實驗性質的Project ,來嘗試改變不動產這個市場。通過<移動住宅BUSHOUSE>,向社會呈現將所謂的「不動產」轉換為「可動產」的形式,展示一個未來住宅新的可能性。

|BUSHOUSE初始概念從何而來?

移動式住宅的概念來源和青木先生的成長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們家中有一台露營車,而青木先生的父親在從事外商工作時,工作都是透過網路、email傳遞,每週只要上班三天,上班的時間、地點具有相當高的自由度。而父親這樣一邊開著車移動、一邊工作的生活型態,也成為影響青木對「可動產」概念發想的基礎。

|BUSHOUSE以人為本

青木認為人類從原始的狩獵時代就以游牧、打獵為生活方式,發展之後才開始蓋房子農耕,有了固定的住所和工作地點。雖然獲得了所謂的安定,但也因為住所和工作地點固定了,我們的活動範圍通常僅剩住所與工作兩點一線。就算外出也會以移動便利的地點為主,無形中交友圈也固定了,人與人的交流漸漸流失。
那麼,與其透過手機、電腦與遠方的交談,不如就讓房子移動過去吧!以「人」為移動住宅的核心,因為可動所以社區範圍變得不受限制,隨時都可以開著房子參與不同的活動,如此聯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擴大社交圈。

於是,移動住宅不但改變了生活方式,工作地點也可視需求調整,對於現代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會有正面幫助!

|BUSHOUSE的內部構造

第一代BUSHOUSE是一輛可以居住的BUS,總長度約為7米,大約8個榻榻米的房間。而作為一個住宅,有一個廚房,桌子,沙發,臥室空間…等,並配備廁所和淋浴間,以追求舒適和時尚主要訴求,整體空間朝精緻化發展。而第一代的發想以一家二到四口為主,但實際運作之後發現作為四人空間稍顯吃緊。

四人住宅概念圖/圖 青木大和

目前執行中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的規劃,以雙人或單人套房為主,其中雙人空間的規畫較容易被實現。

第二與三代的概念設計/圖 青木大和

以豪華小套房為概念原型,和初代的工業風不同/圖 青木大和

|BUSHOUSE的未來與挑戰

BUS載客量不足10人,在日本是一個可以使用「普通駕駛許可證」駕馭的車輛,因此就個人而言實現度較高。目前第一代BUSHOUSE已經完成,除了讓親友們實際操作外,也已經出發在日本環島,看看會不會有什麼新的火花產生,緊接著預計今年內會再改良第二代和第三代。

青木先生表示現在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約30億)以上的人口沒有住宅可居住,以經濟結構來看仍然存在資源不均的問題。所以BUSHOUSE的發展還有另一個面向,就是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條件,如遮風避雨、睡覺、水、電、網路…等,希望BUSHOUSE未來能夠持續努力的方向。

內裝選用時下年輕人喜愛的工業風,因實驗階段故內裝仍會做微調/圖 青木大和

第一代目前正在巡迴/圖 青木大和

///

|100 BANCH

Panasonic以2018年創業100週年為契機,所構想啟動的新型社會實驗。針對由35歲以下的年輕領袖所構成的專案團隊,Panasonic提供活躍於各領域第一線專家的指導機會,於東京 ‧ 澀谷開設支援年輕人活動的新據點。

圖片提供/100 BANCH、青木大和
現場翻譯/吳佳瑋
攝影,編輯/艾利歐

 

義大利的迷你住宅,移動的房屋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