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Good Design Award獲獎密技大公開

IMG_6177

2018日本GDA(Good Design Award)甫落幕,主辦單位「日本設計振興會」事業部部長矢島進二日前來臺灣,解釋評選名單與獲獎原因,他指出GDA策辦核心為「從設計尋找讓下一代社會進步元素,本質是一場思考未來社會價值運動」,今年召集84位日本海內外評審,含括設計師、企業經營者、專家。

good design

日本設計振興會事業部部長矢島進二(左)、右為口譯臺藝大教授范成浩/圖 陳怡杰攝

|重點在於:如何落實善的循環

矢島進二表示「企業常流於研究先端技術開發產品,但有概念不見得獲獎,注意該技術如何對產業、社會有好影響,作品從好的部分連結到社會進步著力點最重要。」,矢島進二舉例今年進入GDA決選的6件作品說明:

1.Sony Aibo:Sony為Aibo導入人工智慧,透過運算給予每隻狗不同性格,基礎性格設定約20種,透過個體學習並運算,將有數百種變化,未來人類可因機器寵物不同性格做更多互動。

good design

Sony機器狗Aibo提升技能,睽違20年再獲GDA青睞。圖/Sony

2.富士 Fujifilm Calneo Xair:一種可攜式X光檢測系統,為因應老齡人口增長的長照、居家照護需求,透過此系統,改變未來整體居家照護系統需求,改變整體醫療行為。

富士開發可攜式X光檢測系統。圖/GDA

3.東京站西側丸之內出口廣場改造:此區景觀改造歷經十多年多方整合,特別注意,獲獎原因並非指單一景觀設計,整體規劃如街道照明、燈具設置、步道擺設都十分傑出。

東京車站西側出口(丸之內廣場)改造計畫。圖/GDA

4.東京谷中區Hanare Hotel:提供住宿、迎客空間、食堂與社區結合的優化,以住宿服務吸引外客走進老舊社區,外客入住讓社區活化,周邊商圈、錢湯也復甦,吸引更多外客到此逗留,為社區共生注進交流循環。

Hanare Hotel經營手法特異/圖 GDA

5.Gogoro:評審激賞,並非只因這台車設計優美,而是整體營運系統,對未來社會良善影響有極高評價。

日本GDA競賽史上最傑出的臺灣作品/圖 Gogoro

6.寺廟零食俱樂部:寺廟零食俱樂部提倡,寺廟多餘供品如新鮮糕點、食物轉贈短缺食物家庭,解決日本社會貧困部分問題,無意間也改善日本寺廟形象。

淨土宗僧人松島靖朗/圖 GDA

「觀察自數千件作品脫穎而出的前6名可發現,GDA競賽希望參賽企業、個人省思,設計如何帶動社會向前,關鍵必定是『成為善的循環』。」矢島進二說道。

|謝榮雅分享評審角度

「臺灣工業設計教父」謝榮雅連任3屆日本GDA國際評審/圖 Wikipedia

身為囊括最多國際設計大獎的華人設計師-謝榮雅,3年前GDA首度邀外籍評審參與評比「大會規定評審年限3年,我從GDA畢業了!」他分享了這三年來觀察到參與GDA競獎脫穎而出的關鍵:

1.好的視覺傳達:作品外型一定美,讓評審一目了然重點,第一眼先給評審感動。此為所有關鍵中的重點之重!

新莊國小

臺灣室內設計師陳鶴元2015年設計新莊國小數位圖書館,大量白、黃、橘、藍等活潑色系貼近孩童,獲選2015日本 Good Design Award/圖 陳鶴元

2.賦予產品意義:凸顯作品的卓越度、差異性在哪,因為評審就是大眾。比如今年拿到GDA設計大獎的寺廟零食俱樂部,即使無關產品美醜,但別忘了,它一定有明顯想讓評審一眼看穿的意圖。

3.懂得溝通:解說、陳列非常重要。產品已開發或可量化,在現場必須對評審明確說明,切忌含糊不清。謝榮雅另建議「慎選作品簡報人選」,過往他評過一項NB大廠作品,在部分評審群就要略過眼前、覺得亮點不足時,演示人員為了凸顯耐用材質,瞬間舉起筆電往地板砸「評審眼睛全亮了,沒人忘得了。」雖然不鼓勵電視購物頻道般的誇張表演,但短時間內說明作品優勢是非常必要的做法。

4.私人密技:謝榮雅曾對媒體表明參賽密技,把自己作品列印出來,夾進國際設計大賽作品年鑑翻閱,藉此檢驗自身作品與歷史優秀作品並列,有否違和感。除此之外,他建議參賽者「妥善安排作品陳列」,「有時比賽初審我沒法到當地,交由大會工作人員架設裱板陳列,我一定寫清楚說明書,甚至實地在臺灣組一次,用照片一步一步拍攝,寄到大會請工作人員依照片指示操作陳設,確保猶如我本人到場安置,降低所有不確定性。」

|臺灣迷思:設計策略vs.設計競賽

「以日本境外參賽國來看,臺灣表現最好!特別是Gogoro,除了拿下金獎,還在設計大獎評選奪下第二,是史上第一個進入GDA決賽的臺灣品牌,非常精彩。室內設計、使用者介面等,臺灣設計力明顯卓越」,日本設計振興會」矢島進二給予臺灣設計高度肯定。

Gogoro創辦人陸學森率隊到東京領獎/圖 Gogoro

「參賽者要把GDA視為一種設計策略評比,而非單純產品設計競賽表象。」謝榮雅則讚賞臺灣近年開發新科技帶來新應用,出現轉型契機「設計抓到趨勢方向、符合文化主張,也提升臺灣社會價值與意義!臺灣產業有意識,比賽不是為了得獎,先考量能否帶來新社會意義。」

謝榮雅最後補充說明「儘管大膽設計,就算受限各國地域環境限制,不用怕日籍評審不解,雖然有一定風險。」但不建議作品風格特別靠攏日系思維,因為那不會幫你加分。

採訪撰文/陳怡杰
二校、編輯/艾莉歐

Good Design Award臺灣設計令人驚豔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