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拆解古老工藝,重構在傘下的巨型溫柔空間 | 范承宗專訪 ─ 2023桃園地景藝術節

liau-liau-01-5
范承宗
范承宗 參與以客語「桃園尞尞」為理念的 2023 桃園地景藝術節,帶來由三把傘骨結構組成的大型裝置作品〈在傘下〉。(攝影/Richard CHANG)

炎炎日曬中,在傘之下一隅蔭涼,形成眼前自己的影子。雨落下來的時候,疏落滴答,或者聲勢浩大,可以聽見傘面發出的聲響。傘,雖為功能性的存在,在影子與落雨聲之間,卻充滿著讓藝術家范承宗覺得浪漫的特點。

在傘下,是彼此善意共好的溫柔時光

獲得諸多國際重要獎項肯定的年輕藝術家范承宗,2015 年成立「考工記工作室」,尋找因為減少需求,漸漸消逝於日前生活的古老手工技藝,並將其重新轉化為創作的出發點。這次在桃園地景藝術節帶來的大型藝術裝置作品,即源自「紙傘」工藝系列。開發的最初,是為了尋覓客家文化的題材。他們找到了在客家文化中寓意「圓滿」的紙傘,收撐的設計簡單而聰明,又富有幾何邏輯的美感。

「我的做法是,先找到一把紙傘,把它的零組件全部拆到不能再拆。有大量的傘骨、一個上面的傘頭,與放射狀的結構。在拆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傘的製作難度不高,但去體會零件之間的組合關係與巧思,非常有意思。」范承宗說明道。解構的動作,也醞釀著有關物品的思考。他形容人們使用傘是一件很可愛的事情。「把傘看成一個空間或容器的話,在傘下通常只有你一個人,為了遮陽或擋雨,是一個比較舒服或安心的環境。有另一個人跟你同時在傘下,通常彼此是友善的關係,哪怕是陌生人,也是出於善意來共撐一把傘。」

綜合下來,藝術家確定了想要用傘來創作的概念:如果把傘視為一個人們或許還不熟悉,卻可以待在一起的地方,在這裡好好相處、彼此友善,再結合古老手工藝,能否真的成為一個空間的作品?下一步決定作品該長成什麼形狀,面對眼前解構為最小單位的材料,范承宗產生奇想:「如果將眼前這些零件變成一倍、兩倍、三四倍甚至更多,組裝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啊?」

范承宗
傘本身有著幾何的美感,〈在傘下〉從工藝的拆解與複數重組中誕生。(攝影/Richard CHANG)

「我們像玩樂高一樣自由組合這些零件,後來發現三倍,是在數量最少的情況下,可以形成的最大內部空間。」在兩把傘的組合中,無法繞成圓形的寬闊空間。如果是四五倍,視覺效果又沒有三的組成這麼洗鍊。並且不管從什麼方向看,三的數字都有環繞的數理效果,可以在自然界的果子或樹葉等,看到相似的結構特徵。最後在青埔一處有著自然美景的公園,完成〈在傘下〉這件作品的模樣。

范承宗也提到,兩個傘的奇怪形狀,相對不適合草地上的大空間,但放在室內或許是適合的。考工記研究各種手工藝題材,累積下來,遇到機會都將不斷再發展。同一種古老工藝所衍生的作品,有時候很大型,有時候很小,有的可能適合懸吊起來,有的卻適合掛在牆壁上。「這也是我們創作企圖去達到的目標。每次探索在這個時代顯得不合時宜,但我覺得非常有價值的手工藝,可以透過藝術創作的機會與資源,不斷再去發揮這些老智慧新的可能性。讓它可以用不同形式去到不同的地方。」

限制也是材料,古老工藝的美感與背後的順流觀念

傘是人類在自然中生存中適應的工具。不去妄想要將陽光關掉或將雨水停掉,而是在太熱或淋濕的情境中,想辦法做出一些應變。范承宗說:「我覺得這是很古老的價值觀,面對自然的時候我們選擇退讓。」

「像我在一些原住民朋友的部落文化中還能看見這種價值觀。我們遇到颱風,可能會說發生天災,但他們是沒有天災的概念的,所有的發生都是自然的循環,他們都接受。我覺得從小小的物件可以看到很多這種很美的細節、情境與蘊含的價值觀。

范承宗
與自然環境和諧的〈在傘下〉。(攝影/Richard CHANG)

而身為客家人,范承宗意識到客家文化之於己身的意義,其實是從音樂開始。「我記得是大約 2006 年到了大學才格外注意這件事情。」他回憶道。小時候家裡人只有長輩之間會用客語對話,對小孩都是講所謂的國語。隨著時代社會風氣的演變,各種年輕人喜歡的樂團,哪怕是只在副歌一兩句出現非國語的內容,會講特殊的母語變成是一件有點酷的事情。「我大學開始很喜歡生祥樂隊,當時還有個好客樂隊。這些專輯都是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最棒的客語專輯。」從對音樂的喜歡開始,范承宗去讀歌詞,收看客家戲劇,嘗試客家餐廳的料理。每次多留意一點,就愈吸引更多。慢慢也形成審美,發現一些屬於這個族群的價值觀。

「有時候大家會開玩笑說客家人小氣,就我自己觀察身邊的家人朋友,覺得那好像不是小氣,而是想把會有糾紛的地方講得清楚。對不夠熟悉的人來講可能會誤解,你怎麼那麼小的地方都要計較。我覺得小氣比較是不願意給予,但客家人也熱情好客,會招待客人或給孩子,自己平常不捨得吃的東西。殺一隻豬,全身都可以拿來做料理,物盡其用不浪費在限制中產生創意,也自然形成有意思的美感。

從范承宗的創作方法,似乎也可以瞥見類似的「限制美學」。

從〈在傘下〉的結構看向世界的天光。(攝影/Richard CHANG)

自言不是堅持已見的藝術家類型,范承宗覺得做作品像是在拍電影,他可能有個想做的概念,但同時也需要大量專業的人們共同完成。包括結構技師、燈光設計師或各式各樣專業的外部合作工班,都可能影響作品的樣子。無論是超大型地景裝置,與飯店合作的中型雕塑,或是與精品合作的小型作品,對於范承宗來說,創作的環節是一樣的。作品出現的環境在哪裡?有哪些互動的可能?委託者有什麼樣的目的性?例如飯店大廳要擺放的藝術品,可能是因為委託者覺得氣氛太冰冷,需要手工藝的溫度。他會蒐集各種不同的線索,從限制中發展創作,「因為這些限制對我來說,也都是材料。

除了傘,有關客家文化,接下來范承宗也有興趣從飲食出發。客家人有非常多製作「粄」、「粿」等米食的文化,其中從木雕器具翻模而出的方法,他認為似乎有機會與陶瓷工藝連結,將柔軟可塑的陶土翻模出新的效果。尚在構想中的概念名為「食工藝」,意謂製作食物的方式也是一種工藝。范承宗舉例如製作粄條的手法,有可能拿來做成盤子、椅子等,或是聚集成為大型裝置藝術。令人期待未來在適合的機會與條件下,考工記將再次帶來耳目一新的當代工藝可能。

范承宗

藝術家 范承宗 。桃園地景藝術節提供。

同場加映:藝術家的私房推薦清單

如果說生活是作品的養分,藝術家平常在生活中喜歡哪些風格?或者關注什麼樣的作品呢?范承宗平常涉獵的興趣範圍其實相當廣,看大量的電影、漫畫與美劇,還包括舞台劇、現代舞等劇場演出。他也特別為讀者們推薦了他的私房清單。

音樂方面,好客樂隊有張《愛吃飯》專輯,是他無論在工作坊或在朋友家播放,不管對客家文化有無興趣,都會收穫詢問的作品。范承宗小時候看日本漫畫,現在則喜歡看台灣的漫畫。他觀察:「最近台灣的漫畫有小崛起的感覺。」推薦大家可以看看台灣的年輕漫畫家曾耀慶。這位美術系背景的漫畫家,對於角色故事與情感的拿捏,能夠捕捉細微之處,並運用水彩、炭筆等看似清淡的媒材,展現不尋常的線條與畫風。

「我是是枝裕和的鐵粉,他的每部片我都非常喜歡。」范承宗覺得日本電影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厲害在於日常的鋪陳,開頭三五分鐘的劇情,彷彿沒什麼事情發生,卻已經讓觀眾認識那一家人。那些小孩素人演員,也如同家庭錄影帶一般,在他的電影中非常自然,沒有正在演戲的造作。他也推薦台灣導演鍾孟宏,范承宗稱其為「是枝裕和的黑暗版」──「如果是枝裕和是白開水的話,鍾孟宏就是黑咖啡。」鍾導往往用細膩的方式直指人們恐懼的議題,同時以「中島長雄」的名字親自擔任攝影,風格也非常濃而黑暗。

乍看面目好像單純清淡,實而捕捉某些關鍵,可以在其中體會許多細膩的東西。上述這些作品共通的特點,也像是在形容范承宗的創作。日常或許平凡,仔細一看,其實慢慢演繹出動人的韻律。

採訪.撰文|Melody TU
特約攝影|Richard CHANG


桃園尞尞 : 2023桃園地景藝術節

龍潭展區|2023/08/04(Fri.)-2023/08/20(Sun.)
青埔展區|2023/08/11(Fri.)-2023/10/15(Sun.)

更多詳情請關注 活動官網。本文同步刊載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