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

【三義木雕藝術節系列報導】別怕,陶瓷就是從失敗中累積!熱愛創作、無懼挑戰的藝術家吳宗彥

image3-1

從小就熱愛立體手作、材質肌理留連雙手的餘韻,吳宗彥的創作媒材涉及陶塑、木藝、石雕。最喜歡、也做得最多的是變化自由的陶塑,但也不乏多樣材質結合創作。每一次創作的每個材質,都需要費心探索,但他樂此不疲。從他多樣的創作中常見地球元素,每個地球作品總會鑲嵌上小小的花崗岩製臺灣,映照出藝術家對環境,特別是家鄉的深深關懷。
目前吳宗彥與陳佩吟在三義共同開設工作室,他們深信藝術與生活緊密相繫,致力於推廣藝術的可愛可親。吳宗彥於三義木雕藝術節期間,配合三義木雕博物館推出「茶器木作體驗營」,希望大家在體驗木藝樂趣之餘,也能感受藝術與生活原來這麼近。

吳宗彥,粉紅色陶製品
數種不同的粉紅色陶製品

走進工作室,桌上早已備好熱茶,以及自製的粉紅色陶杯。吳宗彥開朗的介紹:「粉紅色陶製品不好燒,經過一番研究才終於燒出許多粉紅色。」雖然聽來困難重重,但吳宗彥總盡力做出一番成果。渾身散發著對藝術的熱情與喜愛,談起創作總伴隨滿滿的笑聲,這就是充滿活力、享受挑戰的藝術家吳宗彥。

藝術家 吳宗彥
吳宗彥,總是懷著熱情和開朗的笑容,用多樣的藝術感染眾人。

從小喜歡用保麗龍或紙拼湊立體作品的吳宗彥,直到大學時期才決定走向藝術這條路。他自認不夠有天分,但憑藉著濃厚的興趣和毅力,從長榮大學美術系考上臺藝大雕塑學系研究所,一路摸索木雕、陶藝、泥塑、石雕、金屬焊接、玻璃等等各式各樣的立體媒材,勤能補拙地開墾出自己的快樂與成就。

藝術家 吳宗彥 工作室
工作室陳列的各項作品。

從無到有的自由陶塑,「看天吃飯」也樂在其中

在多樣的立體媒材中,吳宗彥最喜歡的是陶塑,因為這是個充滿可能性的材質。「陶瓷從無到有的變化度非常大,必須分解成很多面向來談。從一開始挑選土的類型、結合、捏製時的水分比例、燒窯種類、溫度、是否上釉、釉色效果等等,最後呈現的質感面貌都不相同。」

即便用心規劃每個步驟,燒製出的作品仍然有千百種它自己的獨特樣貌。「就算畫了設計圖,規劃好開始做,仍然會碰到很多意料之外的變化。從這中間可以學習到很多,讓我得到無窮的樂趣。」

說來似乎非常繁瑣困難,但熱愛挑戰的吳宗彥仍然樂在其中。「它很自由,又很脆弱,有可能燒製過程會破損、爆炸,就要全部重來。沒辦法完全控制最後的成果,」他打趣說道:「我可能還是要『看天吃飯』啦,哈哈!」

《Pressure》
《Pressure》,呈現穿透、內凹、爆開等各種陶瓷的破裂方式。

多樣材質迎來無限挑戰,心繫自然具現環境關懷

除了陶瓷之外,吳宗彥也常使用石頭、木頭等媒材進行創作。「我比較沒有辦法接受自己都做一樣的東西,所以每次都要花時間研究新事物。有點像是訓練自己,並試著挑戰這個媒材能做到什麼程度。」他有許多作品試圖探究材質特性,例如《虛》以釉藥黏著接點很小的陶製容器,燒製起來容易分離失敗;《交流》利用大件木質挑戰陶瓷可承受的壓力;《能》以先前石雕創作後留下的石塊,試圖呈現石頭潛在的特性,並搭建出空心的圓球,「因為石頭的重量容易垮掉,大概失敗了五六次。但我就是很固執,想做出腦中的畫面。」

《虛》、《交流》
左:《虛》,以點對點的組合方式,呈現不穩定與脆弱感,並表達內外的虛空狀態。
右:《交流》,調整並接合木與土兩種材質,過程正如人與環境相處,需要了解和體會。
《能》
《能》,以普遍被捨棄的破碎大理石重新堆疊成球,藉內置燈光展示只屬於石的潛在能量。

此外,吳宗彥也有許多異材質拼接結合的作品。如作品《燻》混合陶土與木頭,木頭經過燒製成為炭,在窯內的「燻燒」效果,自然且不可預期地渲染出陶土表面的明暗變化、《融》將石頭與陶結合,須事先測試石頭燒製的溫度,是較少人嘗試的創作手法。吳宗彥說,曾有人擔心這麼做會爆掉,但他多次嘗試燒製,目前還未發生過這樣的狀況。

「所以很多東西一定要自己試過一次。」在萬全的準備下,吳宗彥著迷於挑戰不可預知的創作。他常常告訴學生:「不要害怕失敗,陶瓷就是從失敗中累積出來的。」

《燻》、《融》
左:《燻》,土與木的組合,木燒製後為炭,並化作煙進入土中,產生暈染效果。
右:《融》,土與石的組合,經歷長時間融合使異種材質產生同質效果。

除了較為抽象的造型,近幾年吳宗彥創作持續關注環境議題。他將自然具象化為陶製的地球,配合插座、水龍頭、加油槍、101大樓等現代化產物,暗示科技文明與環境的互動中,可能藏著影響未來生存的潛在危機;也有以臺灣動物為主結合地球形象,如《癒》將臺灣特有種穿山甲(鯪鯉)的傷痕轉喻為斑駁地球板塊,《何去何從》以綠蠵龜破碎脆弱的陶瓷四肢,加上凹陷的板塊背殼,表達環境之脆弱以及生物的無所適從。

《穩?》、《取捨》
左:《穩?》,以陶瓷脆弱性與造型表現文明的不穩定感。
右:《取捨》,大量用電將影響環境保育,以尚未完全插入的插頭表現取捨不定的狀態。
《癒》
《癒》,穿山甲的傷痕結合斑駁板塊,傳達生物與環境密切相關,雖有自癒能力,仍需人類共同珍惜。
吳宗彥 ,《何去何從》
《何去何從》,背殼呈現綠蠵龜洄游的板塊區域,破損的四肢暗示臺灣的綠蠵龜極需保育。

珍視傳統木雕的深刻意蘊,藝術本與生活一體

吳宗彥創作雖然主要以陶塑為主,但與木雕藝術家陳佩吟一起到三義開設「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同時也在三義木雕薪傳營學習傳統木雕。「我很喜歡傳統工藝,看到就覺得很興奮、很想理解。傳統木雕在思考和技藝方面都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吳宗彥說,傳統木雕早期附屬於建築或家具,常蘊含文化寓意,例如喜鵲和梅花代表「喜上眉梢」、螃蟹是甲殼類,用以象徵泛指科舉及第的「二甲傳臚」等等;技藝方面,有許多的刀形和技法,以及觀察每塊木頭各自的天然肌理、針對順逆紋下刀、切削角度和方式,甚至可能要自己做把刀等等,充滿豐富的細節。吳宗彥表示:「嚴格來說,我真正認識木雕就是在三義木雕薪傳營。」

雀替《鰲魚》,2016薪傳營,支撐於梁柱的鑿花作,主要寓意為預防火災祈求平安。
《祈求吉慶》
《祈求吉慶》,2020新竹傳統鑿花,呈現出小孩與獅獸之外,並拿著「旗」「戟」與帶著「彩球」「罄」,祈求能有好的寓意。

蘊含深刻文化與技藝的傳統木雕,承載了每個師傅的畢生心力。「傳統木雕真的很需要傳承,因為這項技藝需要很長的時間累積。」吳宗彥於三義木雕藝術節期間,配合三義木雕博物館推出「茶器木作體驗營」,帶領民眾體驗手作茶則的木藝樂趣。「大多數人可能覺得傳統木藝是有錢人才能擁有的,但藝術與生活其實是合在一起的。」正如同創立工作室的初衷「期許將藝術帶進生活」,吳宗彥希望能透過實作,讓大家明白藝術並非高不可攀,而是富含情感與溫度,與你我平凡日常相依共存的。

藝術家 吳宗彥 ,三義茶器木作體驗營活動
吳宗彥指導三義木雕博物館茶器木作體驗營活動。
茶器木作體驗營施作內容:茶則雛型及成品。
茶器木作體驗營施作內容:茶則成品及雛形。

除了木雕博物館,吳宗彥也在各級學校、教師研習活動開設陶藝、木藝等手作體驗課程,希望大家感受創作樂趣之餘,也能與藝術本身產生交流。如同他一直以來無懼挑戰,懷抱著源源不絕的耐心與興趣,在藝術創作中得到豐盈的收穫與愜意。

藝術家 吳宗彥
《等待》,希望能透過多樣的藝術創作,傳達藝術的美好與樂趣。

三義木雕藝術節是苗栗年度藝文盛事,今年剛剛落幕的活動內容不僅囊括「臺灣國際木雕裝置藝術大展」以及「臺灣國際木雕競賽作品展」兩項指標性木雕藝術展覽,也同步結合在地產業與文化觀光,推出木藝慢活嘉年華、慢城深度旅遊、茶席文化體驗、觸手生春木雕秀、慢生活品三義探索職人走廊、親子DIY、木藝市集等相關活動。
藝術節的慢活氛圍以及木雕工藝長年蘊蓄的人文景觀,讓今日三義成為許多青年藝術家的駐點基地,《城市美學新態度》走訪2020三義木雕藝術節,專訪三位新銳木雕藝術家與茶席師,共同體驗三義這座悠然山城的風雅。

圖文來源/吳宗彥吳宗彥Link-yen心藝十三生活創藝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