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怪異建築大集合!顛覆建築的無限可能

封面

從現已不復存在的 Longaberger 籃子公司標誌性的俄亥俄總部到獨特的 Casa de Penedo 巨石屋,世界上不乏古怪、奇特和奇怪的建築。它們顛覆人們對建築「應該是什麼」的認知,擁抱奇想、戲謔與超現實。

即將由霍克斯頓迷你出版社(Hoxton Mini Press)出版的《 怪異建築 Weird Buildings 》,由編輯 伊莫金.福爾特斯(Imogen Fortes)撰文,精選全球逾百座大膽挑戰傳統的建築作品,從結構到立面,每一棟建築都在挑戰傳統建築及設計邊界,引人吸睛注目的同時,也令人們重新想像建築物能是什麼模樣。


 

當建築形式不再受限於功能

《Weird Buildings》帶來一場怪異建築的全球巡禮:從世界級建築師的前衛構想,延伸至鄉間路口令人莞爾的奇想之作。從葡萄牙 Casa de Penedo 巨石屋,到波蘭索波特 Krzywy Domek 扭曲屋、像是從童話世界走出的 Crooked House。這些建築作品挑戰比例、玩轉形態,有的像小狗、有的像茶壺,甚至有人形、鞋形與各種超現實幾何,讓人忍不住駐足凝視。

無論是公共建築、私人住宅、企業標誌,亦或是國家級文化機構,每一件作品都反映了設計者的創作態度——建築不必拘泥一格,幽默同樣可以成為空間的靈魂。

《 Weird Buildings 》 © Hoxton Mini Press

 

書中亮點怪異建築

印度海德拉巴國家漁業發展局 © Universal Images Grou

2012 印度海德拉巴國家漁業發展局(National Fisheries Development Board, NFDB)
印度海德拉巴中央公共工程部(CPWD)設計建造,整體外觀以巨型魚為造型,象徵機構推廣漁業與水產養殖的使命。魚身曲線以鋼骨與藍灰色玻璃覆面呈現,鰭與尾部的造型細節讓整棟建築宛如漂浮在城市中的雕塑,融合功能與強烈的視覺識別度。

美國俄亥俄州 The Basket Building 籃子大樓 ©  Andre Jenny / Alamy

1997 美國俄亥俄州 The Basket Building 籃子大樓
美國 NBBJ 建築事務設計,曾為 Longaberger 公司總部,外觀放大品牌經典的中號藤編野餐籃。立面以混凝土結構搭配仿籐編紋理處理,頂部兩側的金屬提把在冬季可加熱防止結冰,整體比例與細節精準還原產品,成為美式主題建築與品牌形象結合的經典範例。

美國茶壺圓頂服務站 © Mark Kiver / Alamy

1922 美國茶壺圓頂服務站(Teapot Dome Service Station)
位於美國華盛頓州 Zillah,由當地工匠 Jack Ainsworth 打造,建築以圓形主體搭配彎曲壺嘴與把手,模擬經典茶壺造型,屋頂則以紅色瓦片模擬壺蓋,呈現幽默且具辨識度的主題式設計。如今雖不再作為加油站營運,但已被修復並列為歷史地標,成為美國公路文化與建築創意結合的象徵。

葡萄牙 Casa do Penedo 巨石屋 © Marc-Philipp Keller / Alamy

1974 葡萄牙 Casa do Penedo 巨石屋
位於葡萄牙法菲山區,由四塊巨大天然巨石圍合而成,並以石材與木材進行內部結構與屋頂的補強。建築師採用原地取材的方式,讓房屋與山體融為一體,外觀如同自然形成,卻蘊含精確的人造介入。其樸實粗獷的美學語言,融合原始自然與人類棲居的概念,成為全球最知名的「自然派怪建築」之一。

美國 The Big Duck 大鴨子商店 © Dean_Amy

1931 美國 The Big Duck 大鴨子商店
位於美國紐約長島,由建築師 Martin Maurer 與建造者 George Reeve 合作完成,作為販售鴨肉與鴨蛋的商店。整體以鋼架與木材覆以水泥灰泥建成,外觀精準塑造成一隻 5.5 公尺高的白色大鴨子,入口位於鴨胸位置,眼睛則使用真實汽車尾燈作為細節點綴。這座「宣傳式建築」成為美式公路文化的經典範例,並啟發了全球主題式商業建築的發展。

西班牙 Casa del Acantilado 懸崖屋 © Luminar Neo

2015 西班牙 Casa del Acantilado 懸崖屋
由 GilBartolomé 建築事務設計,位於西班牙格拉納達海岸,依附於 42 度的陡峭懸崖上,俯瞰地中海。屋頂以手工塑形的金屬瓦片覆蓋,起伏造型宛如龍鱗,既呼應周邊自然地貌,也在陽光下呈現流動的光影效果。建築內部順應地勢設計出多層空間,將現代有機建築語言與極端地形的挑戰完美融合。

美國 Steel House 鋼鐵之家 © Jerry Cotten

1973 美國 Steel House 鋼鐵之家
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拉伯克市,由雕塑家 Robert Bruno 獨力建造,耗時逾 30 年才完成。整體結構以鋼板焊接而成,外觀如同漂浮在地面上的四足生物,融合雕塑與建築的雙重特質。內部空間同樣以曲面鋼板構築,呈現強烈的手工感與未來主義氛圍,成為德州最具標誌性的實驗性住宅之一。

中國 Guangzhou Circle 廣州圓大廈 © 視覺中國

2013 中國 Guangzhou Circle 廣州圓大廈
位於中國廣州,由義大利建築師 Joseph di Pasquale 設計,建築外觀為直徑 138 公尺的巨大圓環,靈感融合中國古代「玉璧」與「錢幣」意象,象徵財富與完整。立面以金色與玻璃構成,倒映在珠江水面時形成「雙環」景象,成為廣州天際線上極具辨識度的當代地標。

荷蘭贊丹 Inntel 酒店 ©Pixelbiss / Alamy

2010 荷蘭贊丹 Inntel 酒店
由 WAM Architecten 設計,整體設計靈感源自傳統荷蘭木造民居的疊加形式。建築立面以鮮豔的綠色、藍色和白色外牆拼接而成,呈現錯落有致的多層屋頂輪廓,彷彿數十棟迷你房屋堆疊而成的巨大雕塑。這種獨特的拼貼美學不僅呼應當地歷史文化,也將酒店本身打造成荷蘭現代建築中的視覺地標。

 

顛覆與自由:建築的無限可能

這些建築之所以迷人,不僅因為它們「長得奇怪」,更在於它們體現了建築作為藝術的核心價值——挑戰邊界,開拓新的語彙。它們不遵循線性美學,也不完全屈服於功能邏輯,而是以形態、材質與故事創造情感共鳴。

正如《Weird Buildings》所揭示的,建築的未來不只在天際線上的鋼筋玻璃,也在一座會讓你會心一笑的茶壺加油站、一棟與巨石共生的房子,或一個像野餐籃般的企業總部。這些作品證明,當設計師擁抱顛覆與自由,建築就能超越居住與使用的框架,成為一種文化態度與時代符號。

 

《Weird Buildings》|Hoxton Mini Press
240pp, hardback, 151 x 199mm.
Whether playful or provocative, all the buildings in this book push boundaries. From the fluid forms of Zaha Hadid’s mountaintop museum to a whimsical teapot-shaped service station, enjoy this tour of the world’s weirdest  and most wonderful  architecture. 
ISBN: 978-1-914314-89-6

Hoxton Mini Press | 官網 | Instagram


 

撰文|曉陽
VIA|Hoxton Mini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