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設計

上百場策展開剖成書頁 「台灣行走的策展簡史」林宜標揭 30 年策展秘辛

1683612409012

展覽哪裡來、怎麼選?選展的不敗主題真能不敗嗎?
含金量保證的策展 Know How 濃縮成一本開展‧藝術商業特展大解密》

時藝總經理林宜標以 30 年自身策展經驗,血淚編織成《開展‧藝術商業特展大解密》一書,讓讀者也能身歷其境,見證這段個人與台灣展演界的精采歷程

進入藝術商業特展一磨 30 年,上百場大型藝術展演活動中開剖成書頁

縱橫展演界 30 年,原以為會成為一位天天面對電腦的工程師,沒想到因緣際會下,從理工的世界一躍進入藝文產業。時藝多媒體總經理 林宜標 表示,走過的路為閱歷添色擴充視野;每一次的展演過程,也都為人生這場煙花秀增添燦爛,過程更收獲許多意料外的驚喜(或是驚嚇)。

曾一年賺 4 億,也曾二年內賠 1 億,這位江湖人稱「行走策展簡史」的標哥,在 30 年摸索跌撞之中,仍堅持手握對台灣藝術、展演的浪漫。浪漫之心在數字成績見證下,不僅讓他在商界品質掛保證,在業界中更是許多知名大咖如奧賽美術館、大英博物館、草間彌生展……等爭相合作的活招牌,而在學術界,他也擔任助理教授,為莘莘學子們指點心中藝術花火的明燈。

這次,他將自己開剖成扉頁,大方攤開不藏私。即將出版的新書摒棄編年史形式,定位成一本全方位策展工具書,精選出 22 個實務案例,50 個策展Tips,綜觀臺灣藝術特展的精與神。

即便是對該領域不熟悉的讀者,也能用好奇心看故事的角度切入,看看台灣這二十年來的大型展演,在籌辦過程中有哪些趣事軼聞,或是遇過什麼樣曾一度讓他直呼「人生好難」的巨型困境?在台灣展演漸式微、疫情時代下的高速變遷中,他又是如何且戰且走,在藝術推廣與商業結合的難裡,帶領團隊變革轉型突出重圍?以下為瘋設計的專訪實錄:

藝術與商業並存的現實?

策展就像場棋局賭注, 100% 確定賺錢的展覽比例偏低,尤其在辦展過程中,有很多不確定困難需要克服。

然而,回顧林宜標在展演界擁有的亮眼成績, 2000 年兵馬俑特展,在台北史博館創下 3 個月 105 萬的觀賞人數,至今無人可以打破;2007 年則移師台中科博館,然而因為太受歡迎,硬是在台北加辦一站,同時讓稀世珍寶「綠面跪射俑」首次在台北展出;2016 年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則集結中國 10 個省、20 家博物館的收藏。太陽劇團演出賣出 14 萬張票,並於開演前 3 個月完售。法國華裔畫家常玉的限量版畫,一天完售,業績達台幣 1.4 億元;2015 至2019 年,時藝經營故宮的商店,累計台幣 26.9 億元的營業額。

打遍各個同溫層,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從大博物館的藝術展到百花齊放的商業展,林宜標都能端出給受眾,戰績如數家珍。他表示,藝術是靈魂,商業也該並存,兩者不該是相抵觸的範疇;在互相支撐下更能蓬勃共榮。

因此,一個完整的商業大展背後所需要的規劃、洽談、運輸、展覽執行…….等一切硬實力絕對不可少。本書將完整策、展、演拆解成 A 到 E 五篇,從展覽哪裡來、如何選?展覽類型有哪些?再到每一個展覽案例實際執行剖析、能衍伸的商機、遇到危機意外,該如何處理皆收錄於其中。

疫情之中,他如何帶領時藝多媒體打一場商業觸角擴張的漂亮生存戰

他說,首先要面對的是諸如疫情、社會的動盪、看展意願式微、跨領域產業紛紛成為競業……等各種外憂內患,就該先想著變形生存,為團隊負責。因此,時藝在疫情之下,堅守原先的展演、文創事業,更增添了場館經營事業版圖。

場館運營不僅能帶來穩定金流,在創造人流的同時,還能引入本業,相互輝映。去年開始經營的大稻埕碼頭貨櫃市集由百年日式警察宿舍整修翻新的私廚餐廳「132糧倉」樂埔町與一號糧倉等結合藝術策展的五感體驗餐廳 ,場館經營的版圖也持續擴張中,預計七八月還會有新的計劃在台北、新竹…各城市醞釀。

30 年的策展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展覽與心得經驗分享

一張好的照片,抵過千言萬語。2013 年,普立茲新聞攝影獎 70 年大展登台,看似是有特定目標群眾的展覽,卻創下 23 萬人次的觀展紀錄,不少觀眾在現場直掉淚,感受靈魂的共鳴。

林宜標總經理分享,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展覽之一。每一個按下快門的瞬間,都記錄下了影響人類歷史的重要時刻。從觀展過程中,便能看見世界脈動,進而與照片產生情感連結,很難不令人聯想到蘇珊桑塔格所說的「旁觀他人之痛苦」。觀展時,更發現生活中的華美遠遠不及苦難。而將人類集體的苦難與創傷搬上展演空間,紛呈攤開在眾人眼前,也或許能讓有所共鳴的人們,理解自己並非孓然孤獨。

在使觀者更進一步觀看世界面貌,共同療癒的過程中,林宜標也帶領公司盡了一點想擔在身的社會企業責任。

一路走來,始終保持 Day 1 心態,抱持著藝術點亮生命的核心

林宜標表示:「現如今的台灣,當代藝術的專業策展人可能很多,但在台灣,其實比較少能找到全方位、兼具商業價值與藝術性,可以純熟進行商業操作的策展人。當然我們希望未來可以培養這樣的策展人;或是時藝這樣的公司,與專業策展人合作,自行製作展覽,販售、轉賣 IP 到全世界,將台灣獨有的藝術精神發揚到國際。」

不將自己定型,也別忘了初生的好奇!

對於未來有志想走藝術策展的後進之輩們,有沒有一些人生與實踐的建議?或是該如何培養挑選策展主題的眼光?他表示:「生命不在於找答案,而是抱著好奇心,不斷的探索、提出詰問的過程。多方涉獵能在雜食累積中,看見大無邊的趨勢。

所以想與正前往這條路上努力的人說,或許慌張著急,或許會覺得資源不夠、羽翼未豐,但堅守著自己的信念與步調持盈保泰,加上對藝文產業的熱情,定能逐步抵達你心中之所向。我很喜歡已故劇場人李國修的一句話:『人一輩子只要做對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或許,正是因為林宜標這份永遠對展演藝文產業抱持著 Day One 赤子心態的熱愛,才能在路被逼絕時,仍能帶領團隊殺伐轉彎,為展演界增幅開疆闢土。未來這位展演界的戰士將會拓疆何處?除了從即將出版的新書能端看出些端倪外,他也表示,近期便會陸續有好消息,一切都值得期待。

林宜標表示,他曾經賺很多錢,也曾經賠很多錢,談不上成功或失敗;把它寫成書,除記錄自己的工作成長歷程外,希望讓有興趣的讀者跟著他在書中走一趟國內 30 年的展演藝文產業之旅,更希望商業展演在台灣發展能夠越來越好,更展望全世界。

《開展‧藝術商業特展大解密:臺灣展演 20 年全紀錄》

〈購買連結〉
博客來誠品MOMO金石堂讀冊悅讀網

延伸閱讀|樂埔町,日式老屋宿舍變身餐廳 一磚一瓦拼湊新生,一沙一世界復古人生觀

攝影|Richard Chang@瘋設計